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鸠杖与汉代敬老习俗
被引量:
6
JiuZhang and Custom of Respect for the Aged in Han Dynast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西汉帛画和画像石中,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是执杖老人的出现.综合目前所见执杖形象有三类:一类是老人执杖,如长沙马王堆西汉帛画中老妇执杖(图1);一类是门吏执杖,如临沂庆云山石椁画像(图2);一类是历史文化名人执杖,如老子、孔子等(图3).所执之杖一般为直杖,也有曲杖.帛画执杖人物是墓主,画像石中的执杖人物则还有其他成分,如先人等.
作者
张从军
机构地区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图像艺术研究所
出处
《民俗研究》
2005年第1期52-59,共8页
Folklore Studies
关键词
敬老习俗
汉代
文化名人
画像石
帛画
马王堆
西汉
老人
人物
墓主
先人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历史学]
K89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9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195
1
何德亮,郑同修,崔圣宽.
日照海曲汉代墓地考古的主要收获[J]
.文物世界,2003(5):41-46.
被引量:15
2
李善奎.
年华入诗卷 心事付筇竹——陆游的拄杖情结[J]
.古典文学知识,2001(4):44-51.
被引量:3
3
黄强,胡波.
试论中国古代官吏致仕制度[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6(2):56-59.
被引量:3
4
张为民.
汉代官吏的优抚制度[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4):67-69.
被引量:5
5
李力.
《九刑》、“司寇”考辨[J]
.法学研究,1999,21(2):121-128.
被引量:17
6
高成鸢.
论中华尊老传统[J]
.道德与文明,1999(4):29-31.
被引量:4
7
陈贤儒.
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发掘[J]
.考古,1960(9):15-28.
被引量:60
8
武威磨咀子汉墓出土王杖十简释文[J]
.考古,1960(9):29-30.
被引量:25
9
尚永琪.
中国古代的杖与尊老制度[J]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2):86-88.
被引量:4
10
萧安富.
略论先秦两汉养老敬老的政策和风尚[J]
.中华文化论坛,1996(3):103-109.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6
1
饶红霞.
近三十年来汉代尊老养老研究综述[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S1):26-29.
被引量:1
2
秦臻.
策杖享天伦——高年授杖与养老[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1(11):94-97.
被引量:1
3
张新词.
农耕文明下的浚县泥咕咕与古代鸟信仰崇拜[J]
.农业考古,2012(1):126-129.
被引量:1
4
孙桂彬.
理论与现实:从杖打透视佛教律学本土化[J]
.世界宗教研究,2016(3):105-117.
被引量:1
5
王霄冰.
文艺民俗学理论新探[J]
.民间文化论坛,2021(2):81-93.
被引量:5
6
张娜,季中扬.
结构性传承:传统节日变迁的内在理路及其更新方式[J]
.中国农史,2021,40(5):34-44.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界定.
阐陀之“恶性比丘”形象的佛教史意义浅析[J]
.普陀学刊,2020(1):107-130.
2
林钰洁.
西游漫记:文震亨《白岳游图》小考[J]
.美育研究,2023(1):134-150.
被引量:1
3
左雨鑫,李靖,郜红合,王瑞之.
传统节俗文化符号构建与传播策略研究[J]
.包装工程,2023,44(S01):156-160.
被引量:2
4
张新词.
农耕文明下的浚县“泥咕咕”起源考证与推演[J]
.农业考古,2012(6):335-337.
被引量:1
5
孔祥来.
儒家养老制度的经济安排——基于思想史的视域[J]
.贵州社会科学,2018(8):162-168.
6
刘倩.
明清时期“刀马人”纹样的发展分析[J]
.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7):53-54.
7
李向振.
中国民俗学研究2021年度报告[J]
.民间文化论坛,2022(2):20-33.
被引量:1
8
徐梦洁.
传统节日文化元素在社区活动中的应用研究[J]
.包装世界,2022(3):13-15.
9
汪德辉.
结构性传续与社会再生产——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传统节庆的形态和价值[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9(3):156-166.
被引量:2
10
柳欣圆.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当代价值与高校学生文化素养培育[J]
.进展,2023(1):1-3.
1
张从军.
汉画像石中的执杖形象[J]
.设计艺术,2005(1):22-23.
2
全家庆.
解析当代朝鲜族敬老习俗[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0(6):155-155.
被引量:1
3
王旗.
古代敬老习俗[J]
.神州民俗,2007(3):49-49.
4
谭广超,胡卫军,郑权.
萨满教对东北仪礼节日习俗的影响[J]
.兰台世界(下半月),2010(11):66-67.
5
裘影萍.
特色各异的敬老习俗[J]
.乡镇论坛,2012(27):28-30.
6
巴战龙.
裕固族敬老习俗漫谈[J]
.中国土族,2003(2):64-65.
被引量:2
7
古代的敬老习俗[J]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07,0(10):41-41.
8
葛中凡.
我国少数民族敬老习俗[J]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09(10):49-49.
被引量:1
9
吴志荣.
我国少数民族的敬老习俗[J]
.丝绸之路,2004(6):52-53.
10
崔荣.
少数民族敬老习俗[J]
.现代交际,1996(1):49-49.
民俗研究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