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挖掘和揭示日本加入《核不扩散条约》的历史过程与演进逻辑,是客观把握、准确理解其真实核诉求的重要基础。尽管其"外在逻辑"中的"被选择"与"内在逻辑"中的"自选择"之间呈现出"二元对立"关系,但正是这种形式逻辑上的悖论,才真实演绎并客观铺陈了日本在核抉择过程中始终表现出的两面性与暧昧性。有条件的"被选择"与策略性的"自选择"相结合,为日本创造了在《核不扩散条约》框架内对核能"和平利用"与"军事利用"相互切换的操作空间,并以较低的风险谋求最大化收益。"反核"、"依核"和"拥核"在同一时空中的互构与切换,不仅共同造就了日本多元化核政策的实践逻辑,而且还深刻揭示了其核政策的矛盾性和虚伪性。日本实现"独立核武装"的"临界点"既非技术问题,亦非核燃料问题,更非资金问题,而只是"机会窗口"与"政治借口"。
出处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0-134,共25页
Foreign Affairs Review
基金
天津社科基金项目"日本从‘潜在拥核’到‘现实拥核’的转向研究"(项目编号:TJZZ15-00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