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对分课堂: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19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课堂教学过程改革的核心是要变‘预设与执行’为‘预设与生成’",进行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促使课标、生成性资源和课堂教学过程本身的有效生成。对分课堂以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分课堂为教学过程,师生在其中权责对等;"对分"课堂,成为真正的双重"教—学"主体,使课堂教学过程发生结构性巨变,这样",预设—生成"就具有了可能性;强调隔堂对分、先教后学,"预设—生成"就具有了现实性。所以,对分课堂有效中介了生成性课堂,值得推荐。
作者 陈瑞丰
出处 《上海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74,共4页 Journal of Shanghai Educational Researc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27

  • 1江安凤,吴锵.讨论式教学及其操作过程[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2):14-16. 被引量:50
  • 2钟志贤.传统教学设计范型批判[J].电化教育研究,2007,28(2):5-10. 被引量:57
  • 3伽达默尔,杜特.解释学美学实践哲学:伽达默尔与杜特对谈录[M].金惠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被引量:3
  •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被引量:2
  • 5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玛克思恩格斯选集(1)[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被引量:87
  • 6崔艾举.从逃课现象看高校改革的着眼点[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9):114-117. 被引量:36
  • 7张斌贤,楼世洲.当代中国教育学术思想史(1949-2009) [M],北京:中国社科学出版社,2011: 285-318. 被引量:1
  • 8伊斯雷尔.谢弗勒.人类的潜能--项教育哲学的研究[M].石中英,涂元玲,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6-17,19. 被引量:1
  • 9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0-17,41; 2006 年新版为 12-19,43. 被引量:1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4-08-23].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3/201407/171144.html.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2583

同被引文献658

引证文献195

二级引证文献75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