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构建重庆和谐社会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认为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同时就重庆市社会救助体系的内容、特点、目标进行了阐述。
作者
黄启达
机构地区
重庆市民政局
出处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0-14,共5页
Chongqing City Management College
关键词
重庆社会救助体系
内容
特点
目标
重庆和谐社会
分类号
D632.1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朱勋克.
社会救助立法的一般指向[J]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4,4(4):15-20.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5
1
王家福,李步云,刘海年,刘瀚,梁慧星,肖贤富.
论依法治国[J]
.法学研究,1996,18(2):3-9.
被引量:77
2
郝铁川.
权利实现的差序格局[J]
.中国社会科学,2002(5):112-124.
被引量:143
3
夏勇.
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
.中国社会科学,2003(2):4-17.
被引量:287
4
徐显明.
人权的体系与分类[J]
.中国社会科学,2000(6):95-104.
被引量:149
5
林嘉.
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若干问题[J]
.中国社会保障,2004(1):22-23.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5
1
吕志远,胡澜,潘尔春,李成军.
城市低保人口医疗卫生需求被排斥的问题成因与对策思考[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18-121.
2
张黎黎,谈志林.
构建我国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的战略思考[J]
.理论与改革,2009(1):58-61.
被引量:15
3
林艳琴.
论和谐社会下的社会救助制度之完善[J]
.东南学术,2011(3):166-172.
被引量:5
4
何平.
借鉴与超越:我国社会救助立法模式的路径选择[J]
.社会工作,2012(2):56-61.
被引量:2
5
徐蕾.
试论社会法的行为体系[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0(2):50-51.
同被引文献
2
1
张建伟,胡隽.
社会保障制度:和谐社会的基石[J]
.学习月刊,2005(2):18-19.
被引量:7
2
胡仙荣.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J]
.山西财税,2006(4):15-1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刘军,李丽.
论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的必要性[J]
.消费导刊,2008,0(20):242-243.
1
闵正闻.
民政部二00四年要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J]
.就业与保障,2004,0(3):11-11.
2
李润华.
县级民政部门如何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J]
.社会工作,2008(21):61-61.
3
任运富.
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六点建议[J]
.中国民政,2006(11):47-47.
4
李显坤.
建设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再思考——以边疆民族地区克拉玛依市为例[J]
.中国民政,2010(9):38-40.
5
彭祖成.
郫县四举措助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J]
.中国民政,2015(5):52-52.
6
关于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建议[J]
.世纪行,2005,0(4):13-13.
7
一为主 二平台 三条线——威海市基本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J]
.中国民政,2005(5):46-47.
8
王月凤.
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J]
.宁波通讯,2005(8):18-19.
被引量:1
9
应建武.
永康市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J]
.中国财政,2005(4):61-61.
10
江苏十大社会救助体系撑起困难群众的“蓝天”[J]
.领导决策信息,2007,0(49):13-13.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