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程序性辩护制度的构成与反思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程序性辩护是一种"程序合法意义上的辩护",旨在通过申请法庭对程序违法行为进行司法审查,要求法庭排除非法证据或者宣告某一诉讼行为无效。作为诉权行使的重要方式,程序性辩护的提出意味着一种独立的程序性裁判的启动。我国目前仍未建立专门的司法审查制度,使得程序性辩护难以对法院的裁决产生有效的约束力。2012年《刑事诉讼法》虽然确立了程序性辩护的制度框架,但由于立法过于原则化、具体措施不够清晰,辩护功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有必要从增强诉讼地位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寻求改革路径。
作者 黎晓露
出处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103-107,共5页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Poli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陈瑞华.程序性辩护之初步考察[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12-21. 被引量:34
  • 2薛波.元照英美法辞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70. 被引量:4
  • 3Black's Law Dictionary[M].Fifth Edition,West Publishing Company,1979:1190. 被引量:1
  • 4[美]艾伦·德肖维茨.最好的辩护[M].唐交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49. 被引量:3
  • 5黄豹.刑事诉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60. 被引量:1
  • 6[美]艾伦·豪切斯特,南希·弗兰克.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76. 被引量:1
  • 7卞建林,刘玫主编..外国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362.
  • 8陈凯.论我国刑事审前程序中司法审查制度的确立[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7,20(1):37-39. 被引量:2
  • 9左卫民.理想与现实:关于中国刑事诉讼的思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54. 被引量:1
  • 10陈瑞华著..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xii, 639, [1]图版.

二级参考文献26

共引文献61

同被引文献7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