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论秦观策论文的艺术特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享誉文坛的秦观,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历来备受推崇。但对秦观的研究大多仅限于其婉约词,而对其寓意丰富的散文较少提及。实际上,秦观不仅词才出众,其散文创作的热情也毫不逊色。现就秦观散文尤其是散文中最能体现其政治思想的策论文进行研究,总结秦观策论文的写作思想和艺术特色,还原秦观散文的真实面目,为后学者研究秦观散文提供借鉴。
作者
仲芳
机构地区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年第11期94-96,共3页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关键词
师承东坡
政治热情
儒家思想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李瑞华.
秦观散文研究述评[J]
.社科纵横,2006,21(5):98-99.
被引量:1
2
宋雪松..秦观散文特色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6:
3
徐培均.淮海集笺注卷十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517.
被引量:1
4
徐培均.淮海集笺注卷三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981.
被引量:1
5
刘勇刚.
论秦观的策论[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0(6):88-96.
被引量:5
6
徐培均.淮海集笺注卷十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627.
被引量:1
7
周义敢,周雷编..秦观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1:447.
8
朱晓青.
秦观策论写作范式论略[J]
.江汉学术,2013,32(3):90-93.
被引量:3
9
徐培均.淮海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引苏轼语,周义敢,周雷编.《秦观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3页.
被引量:1
2
王敬之.《读秦太虚<淮海集>》,周义敢,周雷编.《秦观资料汇编》,第316页.
被引量:1
3
秦观.《谢王学士书》,徐培均.《淮海集笺注》卷三十七,第1199页.
被引量:1
4
欧阳修.《镇阳读书》,洪本健.《欧阳修诗文集校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被引量:1
5
秦观.《袁绍论》,徐培均.《淮海集笺注》卷二十一,第714页.
被引量:1
6
秦观.《进策序篇》,徐培均.《淮海集笺注》卷十二,第493页.
被引量:1
7
秦观.《论议上》,徐培均.《淮海集笺注》卷十四,第567页.
被引量:1
8
清秦元庆.《淮海集》眉批,徐培均.《淮海集笺注》卷十二,第517页.
被引量:1
9
朱东润.《<淮海集笺注>序》,徐培均.《淮海集笺注》,第1-2页.
被引量:1
10
林纾.《林氏选评名家文集·淮海集》,周义敢,周雷编.《秦观资料汇编》,第358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5
1
诸葛忆兵.
论陆游的“无题诗”[J]
.文史哲,2006(5):98-102.
被引量:6
2
高慎涛.
北宋诗僧地域、宗派分布的不平衡及原因分析[J]
.前沿,2009(8):170-173.
3
李如冰.
吕大临生卒年及有关问题考辨[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6):28-30.
被引量:7
4
李东峰.
“刊章捕俭”正解——从“雕版印刷术始于东汉”说起[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9(6):97-101.
被引量:1
5
李弢.
聚讼纷纭说“女郎”——元好问“女郎诗”说及其辩驳的重新审视[J]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3):72-75.
被引量:2
6
陈友兴.
覆盂城略考[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31(1):21-24.
7
彭志.
秦观《望海潮》四首发微[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28(6):26-30.
8
欧明俊.
秦观词研究之反思[J]
.中国韵文学刊,2014,28(2):60-64.
被引量:2
9
潘链钰.
宋代经学与诗学关系论考——兼谈理学对词论之影响[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4,35(5):126-131.
被引量:1
10
黄学义.
试论《庄子》对韩愈散文的影响及其原因[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5,31(7):25-29.
被引量:1
1
肖复兴.
矫情和真情——致赵泽华[J]
.三月风,1995,0(6):45-46.
2
陈玲芬.
散文的真实及其多层体现[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2):55-57.
被引量:2
3
孟凡根.
论散文的真实与虚构[J]
.天中学刊,2005,20(4):99-101.
4
王恒升.
作家的真诚与散文的真实——论莫言的散文创作[J]
.齐鲁学刊,2016(3):149-155.
被引量:1
5
郑二利.
谈散文的真实与虚构[J]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22(2):20-23.
6
古耜.
散文的真实与虚构[J]
.海燕,2006,0(8):1-1.
7
陈剑晖.
重新审视散文的“真实与虚构”[J]
.江汉论坛,2011(1):112-116.
被引量:7
8
陈剑晖.
散文的真实、虚构与想象[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1):67-69.
被引量:3
9
唐小林.
散文:虚构还是非虚构?——以莫言的散文为例[J]
.福建文学,2015,0(12):120-124.
10
陈应松.
遥望乡村的歌者——读鲍风散文集《逝痕集》[J]
.长江文艺,2002,0(8):68-68.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