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渤海半潜和沉底油特性、漂移预测及回收技术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年来,环渤海的河北、山东和辽宁沿海每年均发生十余起大量不明来源的油块污染岸线和浅海养殖场的事件,油块均呈大小不一的饼状或球状颗粒。奇怪的是,此前附近并没有发生溢油事故,海面也没有发现有污油漂浮的情况,说明这些油块在上岸前是沉潜在水面以下的,在潮汐和风浪的作用下最终搁浅在岸上。
作者
刘正江
李青平
熊德琪
张硕慧
张海勇
严志宇
李义良
刘晓星
李跃全
马龙
孙冰
张晓
尹晓楠
姜宏伟
廖国祥
机构地区
大连海事大学
河北海事局
中国海事局烟台溢油应急技术中心
烟台大学
出处
《中国科技成果》
2015年第19期33-33,42,共2页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关键词
环渤海
回收技术
特性
底油
预测
漂移
溢油事故
养殖场
分类号
X5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5
1
汪守东,沈永明.
海底管线溢油数学模型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46(z1):191-197.
被引量:21
2
刘钦政,张存智,刘煜,李燕,白珊,张建华.
渤海溢油数值预报研究[J]
.海洋预报,2005,22(z1):70-76.
被引量:18
3
闵涛,周孝德,张世梅,冯民权.
对流-扩散方程源项识别反问题的遗传算法[J]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4,19(4):520-524.
被引量:31
4
刘浩,尹宝树,林建国.
海面溢油对流扩散的反向计算[J]
.海洋环境科学,2004,23(2):16-19.
被引量:10
5
刘浩,尹宝树,林建国.
Backward Calculation Based on the Advection and Diffusion of Oil Spills on the Sea Surface[J]
.Marine Science Bulletin,2005,7(1):63-68.
被引量:1
6
汪守东,沈永明,郑永红.
海上溢油迁移转化的双层数学模型[J]
.力学学报,2006,38(4):452-461.
被引量:24
7
夏文香,刘金雷,李金成,赵亮.
石油污染物在海滩颗粒体系中吸附规律的研究[J]
.海洋通报,2006,25(5):17-21.
被引量:3
8
孙培艳,包木太,王鑫平,赵蓓,高振会,王修林.
国内外溢油鉴别及油指纹库建设现状及应用[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5):72-75.
被引量:26
9
王晶,李志军,GONCHAROV V K,KLEMENT’EVA N YU.
渤海海底管线溢油污染预测模型[J]
.海洋环境科学,2007,26(1):10-13.
被引量:13
10
李崇明,赵文谦,罗麟.
河流泥沙对石油的吸附、解吸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1997,17(1):23-26.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5
1
王召伟,严志宇,孙冰,刘月.
化学分散剂和混合能对岸滩油-沙混合过程的影响[J]
.船海工程,2018,47(2):67-69.
被引量:1
2
王召伟,张艳秋,宋爽,严志宇,孙冰.
悬浮颗粒物对海面溢油的吸附模式[J]
.中国环境科学,2019,39(5):2034-2038.
被引量:4
3
陈勤思,胡松,张春玲,邵伟增.
海洋溢油溯源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进展[J]
.海洋通报,2022,41(5):481-490.
被引量:2
4
陈星,王召伟,严志宇,张艳秋,张志鹏.
悬浮颗粒物对沉潜油形成的试验研究[J]
.广州化工,2023,51(2):51-53.
5
潘青青,李燕,于寒,杨静,李云,刘桂梅.
水下油气泄露的研究进展[J]
.海洋预报,2019,36(3):78-8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郭庆宏,白景峰,李大兴,齐钰,车顺,于航.
大连港典型区域船舶溢油风险与污染特征研究[J]
.环境工程,2023,41(S02):857-860.
被引量:1
2
王利锋,辛丽平,于波,鞠莲,魏来,胡湛波.
基于热红外图像的海面油膜面积的测算方法[J]
.海洋通报,2020,39(6):750-760.
被引量:5
3
孙娟,王宁,宋权威,陈宏坤,杨晓晴,郑秀志,赵朝成,刘芳.
颗粒活性炭对地下水中溶解油的吸附特性[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21,37(3):677-689.
被引量:8
4
周婷,杨影,曾小平,王大威,吴江渝.
硅烷偶联剂/纳米粒子改性密胺海绵的制备与油水分离性能[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22,44(3):293-297.
被引量:4
5
陈勤思,胡松,张春玲,邵伟增.
海洋溢油溯源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进展[J]
.海洋通报,2022,41(5):481-490.
被引量:2
6
陈星,王召伟,严志宇,张艳秋,张志鹏.
悬浮颗粒物对沉潜油形成的试验研究[J]
.广州化工,2023,51(2):51-53.
7
胡志强,徐昕玉,李向伟,石双欣,孙娟.
农林废弃物制备生物炭对水中石油的吸附性能研究[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24,55(4):110-117.
8
史英贺.
陆上输油管道溢油扩散的三维态势推演模型[J]
.化工机械,2024,51(4):613-618.
1
大越子民.
黄浦江,从江猪满江到死猪满江[J]
.中国民商,2013(4):13-13.
2
李桂鹏.
炼油企业“三泥”的脱油试验与分析[J]
.绿洲技术,1999(2):4-7.
3
祝振山.
辽宁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现状及减灾对策[J]
.海洋与海岸带开发,1993,10(4):66-67.
4
张质菲,晓旭.
2012年7~9月全省较大重大事故简况[J]
.安全与健康,2012(11):47-47.
5
朱桂海,李英,程忠权.
杭州湾沉积物中油浓度分布特征及其来源探讨[J]
.海洋环境科学,1994,13(2):32-39.
被引量:4
6
李正勇.
潜水推流器在炼油污水中的应用[J]
.广州化工,2016,44(6):107-108.
被引量:1
7
本刊编辑部.
“沉底”基层抓安全[J]
.安全、健康和环境,2007,7(11).
8
刘北星(口述),李楠(整理).
血汗工厂上岸搁浅[J]
.商界,2010(6):126-129.
9
金梅兵.
近岸溢油的全动力预测方法研究[J]
.海洋环境科学,1997,16(1):30-36.
被引量:8
10
石伟杰.
企业安全管理要突出风险辨识评价与告知管控[J]
.江苏安全生产,2013(7):35-35.
中国科技成果
2015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