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雅明与鲁迅的翻译观有其相似之处,主张借助外国语言深化本国语言,赋予翻译以语言批判和社会批判的内涵。但相似观点背后也存在差异:本雅明认为翻译的目的是促进语言之间语言意指方式的互补,实现同一性,从而实现纯语言,是原作语言生命的不断成长;鲁迅认为翻译应为本民族的事业服务,对民族文化的重建提出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对于翻译过程,鲁迅强调"信",提倡译文必须要忠实于原文;而本雅明解构了"信",认为译文与原作是平等互补的关系,是原作的生命延续。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本雅明和鲁迅都强调译者的重要性。鲁迅强调翻译的政治性,译者应视受众的不同面为不同的读者提供不同的译本;本雅明则透过隐喻的方式辩证了译者的主体性,凸显了译者的地位,认为译者肩负着对作者作品生命意义补充的重任及拯救世界的救赎职责。
出处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46-50,共5页
Ludong University Journal: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12C0139)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资助项目(12K004)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G2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