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胃肠间质瘤[1]( 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瘤细胞按形态分为3大类:上皮样细胞型(20%)、梭形细胞型(70%)和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混合型(10%)。免疫组化检测发现 CD117阳性率约占94%~98%,DOG1阳性率约占94%~96%,CD117与DOG1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多数梭形细胞GIST(特别是胃GIST)表达CD34,但在上皮样GIST中的表达不一致,在小肠GIST CD34可为阴性。GIST约占消化道肿瘤的1%~3%,中位发病年龄40~60岁,胃为最好发部位,约占60%~70%;其次小肠约占20%~30%,结直肠约占5%,食管<5%。早期GIST患者的肿瘤直径较小(<2cm),且生长缓慢,患者多无特殊临床表现,故早期诊断较困难;随着时间的延长,肿瘤逐步增大,患者可出现腹部不适、腹痛、腹胀、梗阻、腹部包块等临床表现;当肿瘤生长至黏膜糜烂、出血、溃疡时就会出现贫血、黑便、大便隐血阳性,甚至呕血、便血等临床表现;当肿瘤破溃时可表现为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少数外生性GIST可发生扭转从而出现外科急腹症,有器官转移者可出现转移器官的相应临床表现。多数GIST患者在就医时都有明显临床症状,经检查后发现肿瘤,最终再根据术后的病理结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确诊。GIST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为胃肠道其他肿瘤等疾病[2]。现将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文献中的GIST误诊患者126例分析如下。
出处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29期172-173,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