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免疫组化抗原热修复急速降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免疫组化染色在加热抗原修复(HIER)是绝大多数组织抗原最有效的修复方法,因此良好地完成HIER是保障免疫组化正确结果的关键环节之一。一些抗体热修复结束后,需在室温中自然冷却20rain再行操作。实际工作中,为了缩短免疫组化实验整体时间,多在HIER后立即使用流水冲淋高压锅,或在锅内注水使修复液急剧降温。
作者
陈芸
徐开敏
佘沅轩
叶恩
机构地区
云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
出处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Diagnostic Pathology
关键词
抗原
热修复
急速降温
分类号
R446 [医药卫生—诊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吴秉铨,刘彦仿主编.免疫组织化学病理诊断,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8.
被引量:1
2
Mason JT, OLeary TJ,et al. Effects of formaldehyde fixation on protein secondary structure : a calorimetric and infrared spectroscopic investigation[ J 1. J Histochem Cytochem, 1991,39 (2) :225 -229.
被引量:1
3
石善溶,顾江,吴秉铨,主编.抗原修复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3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3
1
蔡俊杰.
有关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方法若干问题的探讨[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8,7(4):133-137.
被引量:4
2
蔡广玲,余光银,赵洋.
抗原修复液pH值对淋巴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J]
.华夏医学,2005,18(4):501-502.
被引量:2
3
李丹,李甘地,刘卫平,李俸媛,潘云.
柠檬酸盐和EDTA缓冲液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Ki-67和bcl-2抗原修复的比较[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6,22(3):347-349.
被引量:7
4
王小亚,杨清海,黄奇平.
免疫组织化学标准化(一)[J]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8,15(1):80-80.
被引量:13
5
陈晨,傅春燕,金中元.
抗原修复对乳腺冷冻切片后组织ER、PR、c-erbB-2蛋白表达的影响[J]
.诊断病理学杂志,2011,18(5):399-399.
被引量:2
6
刘鲜艳,郝斌威,马爱玲,何进喜,陈娟.
不同抗原修复方法对层粘连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5,31(2):216-217.
被引量:5
7
马喆,王洪岩,袁东辉,威昊,张传山.
病理免疫组化质量控制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J]
.诊断病理学杂志,2015,22(3):187-187.
被引量:8
8
何丹,王杜娟,曾丽华,孔桂兴,黄彬华.
不同抗原修复方法在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应用[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5):35-36.
被引量:4
9
黄利,华晓萍,张媛.
抗原修复基于Roche免疫组化染色机对p-stat3、Vimentin阳性表达效果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31(6):205-207.
被引量:2
10
江桂英,江沂,刘婉.
结直肠癌组织Ki67、P53、CK20、CerbB-2、Bcl-2免疫组化染色前处理技术的探讨[J]
.临床医学工程,2016,23(10):1320-132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崔锦珠,文亦磊,覃绍勇,陈玲.
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抗原修复技术的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20,17(24):161-16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李韬,罗依蔓,伏阳燕.
乳腺癌、胃癌HER-2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液态阳性对照的制作和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1):1609-1611.
被引量:4
2
朱晓琳,尚宇.
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2,20(34):17-20.
被引量:3
3
张杰,肖宗清,刘园园,庄育田,吴汉利.
以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为表现的糖尿病肾病合并IgA肾病误诊1例[J]
.中国医药导报,2024,21(27):194-196.
1
张绍渤,钱均琪.
微波技术在病理学中的应用[J]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1992,12(1):15-17.
被引量:4
2
王晋芬,贾红萍,张建中.
高压锅在免疫组织化学中的应用[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6,12(2):174-176.
被引量:12
3
詹小平,黄建芬,李彩虹.
生理盐水封管对PICC局部渗血的效果分析[J]
.北方药学,2013,10(11):142-142.
被引量:2
4
梁惠珍,梁英杰.
家用高压锅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的作用[J]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1999,11(2):29-30.
被引量:1
5
赵丽.
整体护理在小儿疝气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22(1):50-51.
被引量:2
6
白杨,温黎,李新功.
三种免疫组化抗原热修复方法的对比分析[J]
.诊断病理学杂志,2013,20(4):249-250.
被引量:10
7
汤寅,张宪,顾科峰.
利用氧化剂去除黑色素对组织抗原的影响[J]
.诊断病理学杂志,2011,18(2):159-159.
8
吴计生,段淑云,郝建平.
免疫组化抗原修复的应用进展[J]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0):3592-3593.
被引量:8
9
方捷迪,易慕华,杨巧蓉,李争艳,刘涛,张梦玲.
不同修复方法对乳腺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J]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9):2967-2968.
10
谢小红,邓小玲,徐洁明,韦丽群,黄怀.
高压氧治疗高温中暑后脑萎缩1例报告[J]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5):2292-2292.
被引量:4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