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梁启超的美学思想,以其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趣味主义"为重要内容。学界通常将"趣味主义"与梁启超早年的文艺功能论结合,以此构筑梁启超完整的美学思想体系,但尚未厘清关于"趣味主义"发生的文献证据和学术思想来源。通过师承关系考察与文献脉络梳理,我们发现,梁启超的"趣味主义"扎根于绵延至清末的儒家心性之学,从康有为所传授的儒家静坐养心法中发展而来,这赋予梁启超美学思想以极强的本土性和高度的统一性,并充分表现在"无所为而为"这一理论神髓中。梁启超的"趣味主义",成为儒家心性之学与中国现代美学最清晰的连接点,构成中国现代美学中最具本土特色的学术案例。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7-115,共9页
Literary Review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现代审美功利主义思想与儒家心性文化传统关系研究"(12BZW016)阶段性成果
浙江省哲社一般项目"中国现代美学与清末儒学的谱系关联研究"(13NDJC152YB)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