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老子》“道可道”的一种新的可能诠释 被引量: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佛教传人中国之前,"道不可言"思想最早实际上可能是受了庄子道言观的影响。用这样的方式去解释《老子》一书的"道可道,非常道"思想,实际上可能是戴了一副庄子的有色眼镜去看《老子》。笔者认为,老子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超越春秋时期僵化的礼乐制度、伦理道德,以及政治制度的人为宰制,回到自然、无为、富有创造力的、变动不居的道,从而为人类社会提供新的安身立命基础。因此,"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关心如何超越具体的人为规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将"道可道"理解为,如果是可以践行的具体规范就不是恒常不变的道,更符合老子的问题意识。
作者 高海波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63,68,共9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2

  • 1Joshua Cooper Ramo, The Age of the Unthinkable.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2009. p. 9. 被引量:1
  • 2艾柯等.《诠释与过度诠释》.三联书店,1997年.P152;168.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16

同被引文献56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