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煤矸石材料对道路冻深影响的试验分析与实际观测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导热系数是反映材料隔热保温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归纳分析了目前测定材料导热系数的试验方法,采用防护热板法对不同产地煤矸石材料的导热系数进行了测定,对比了煤矸石材料导热系数的差异,并分析了导热系数与煤矸石材料密度、含水率的关系。结合导热系数与热物性系数的关系,对比分析了煤矸石材料和普通粘性土材料对道路冻深的影响,道路的计算冻深与实体工程监测结果一致表明煤矸石材料可以降低道路的最大冻深,对于降低路基高度和工程造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
谭永波
韩继国
时成林
刘佳力
机构地区
廊坊师范学院
吉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出处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7-40,共4页
基金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205064)
关键词
煤矸石
导热系数
热物性系数
道路冻深
分类号
U4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6
1
邴文山编著..道路路面冻害防治理论基础与应用[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244.
2
吴清良,赖燕玲,顾海静,梁以流.
导热系数测试方法的综述[J]
.佛山陶瓷,2011,21(12):20-22.
被引量:12
3
GB 50324-2001 冻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被引量:4
4
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118-98)
被引量:5
5
郑志涛.
冻土导热系数测定方法探讨[J]
.低温建筑技术,2013,35(12):124-125.
被引量:5
6
吉林省交通厅主编..公路工程抗冻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91.
二级参考文献
7
1
GB/T10295-200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热流法.
被引量:1
2
GB/T10294-200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
被引量:2
3
GB/T10296-2008.绝热层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圆管法.
被引量:1
4
GB/T10297-1998.非金属固体材料导热系数的测定方法.
被引量:2
5
GB/T22588-2008.闪光法测量热扩散系数或导热系数.
被引量:1
6
GB 50324-2001.冻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2001
被引量:1
7
Peter J. Williams.FROZEN GROUND ENGINEERING (Second edition) . Orlando B. Andersland and Branko Ladanyi. 2004. Chichester: John Wiley & Sons. xii + 363 p, illustrated, hard cover. ISBN 0-471-61549-8[].Polar Record.2005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2
1
丁录胜.
冻土地区拼装式挡土墙设计[J]
.路基工程,2008(2):189-191.
被引量:8
2
孟云,孟凡成.
岛状冻土路基沉降监测与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0):283-283.
3
王伟.
试验方法的选取对确定冻土导热系数的影响研究[J]
.科技信息,2012(36).
4
李杰,王海毅,杨选锋,唐永科,刘彬彬.
针叶木浆与玻璃纤维配抄对纸张性能的影响[J]
.纸和造纸,2013,32(12):44-47.
被引量:7
5
孙祥.
生产凿井两用钢井架设计综述[J]
.煤炭工程,2001,33(12):22-23.
被引量:1
6
白力军,刘红彦,史盼敬.
保温材料导热系数量值传递方法的研究[J]
.工业计量,2018,28(6):102-106.
被引量:1
7
刘圣楠,王思蛟,蔡会武.
填充型高导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
.中国胶粘剂,2018,27(12):49-54.
被引量:8
8
时环生.
对青藏铁路巴嘎榨岛状多年冻土的评价[J]
.铁道建筑技术,2002(3):55-57.
被引量:1
9
崔跃飞.
轻型桥(涵)台水平冻胀力计算探讨[J]
.新疆交通科技,2010,0(1):32-35.
10
刘国光,林秋燕.
冻土导热系数的新型简易测试技术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9):58-5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5
1
文虎,王栋,赵彦辉,孟清华,张华威.
水浸煤体自燃特性实验研究[J]
.煤炭技术,2015,34(1):261-263.
被引量:23
2
王志远,宋凯,张建胜.
不同水热解条件下煤结构变化的实验研究[J]
.煤炭技术,2015,34(3):287-290.
被引量:6
3
张绍良,张国良.
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比较及其存在问题分析[J]
.系统工程,1996,14(3):45-49.
被引量:151
4
唐明云,张国枢,张朝举,束永保,邱进伟.
平行热线法测定松散煤体导热系数试验[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33(5):13-15.
被引量:12
5
汤其建,张国枢,陈清华.
松散煤体导热系数影响因素分析[J]
.江西煤炭科技,2006(4):24-26.
被引量:17
6
毛丹,陈沅江,吴超.
热线法测定散体硫化矿石导热系数[J]
.金属矿山,2009,38(4):65-69.
被引量:9
7
李守巨,刘迎曦,于贺.
多孔材料等效导热系数与分形维数关系的数值模拟研究[J]
.岩土力学,2009,30(5):1465-1470.
被引量:20
8
戴广龙.
煤低温氧化过程中微晶结构变化规律研究[J]
.煤炭学报,2011,36(2):322-325.
被引量:17
9
赵维平,王东.
耐火材料导热系数的检验方法[J]
.耐火材料,2011,45(5):397-400.
被引量:4
10
于明志,曹西忠,王善明,胡爱娟,郭敏.
水分含量对土壤导热系数的影响及机理[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2,27(2):152-154.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3
1
陈晓坤,蔡灿凡.
不同因素对煤岩导热系数影响的实验研究[J]
.煤矿安全,2017,48(3):18-20.
被引量:5
2
马砺,魏高明,李珍宝,秦晓阳.
煤导热系数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17,44(2):31-34.
被引量:9
3
马砺,张朔,邹立,拓龙龙.
不同变质程度煤导热系数试验分析[J]
.煤炭科学技术,2019,47(6):146-150.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YANG Changyong,TIAN Qingling,HAO Chunsheng,JI Changjiang,YU Zhenfeng,CHANG Huizhen.
Study onGeothermal Negative Anomaly andlts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in Sijiazhuang Minefield[J]
.山西焦煤科技,2017,41(8):8-16.
2
周西华,王原,宋东平,白刚,李昂,董强.
基于Box Behnken设计的煤导热系数分析与预测[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9):109-114.
被引量:1
3
杜翠凤,边梦龙,何少博,王金波.
基于稳态导热的矿井调热圈半径与温度的计算方法[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18,45(1):28-33.
被引量:9
4
杨文平.
基于DS-GRA机载雷达组网资源管理效能评估[J]
.指挥控制与仿真,2018,40(1):80-85.
被引量:2
5
肖旸,刘志超,周一峰,马砺.
预氧化煤体的力学参数和导热特性关系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18,46(4):135-140.
被引量:4
6
王凯,翟小伟,王炜罡,文虎.
氧浓度与风量对煤热物性参数影响的实验研究[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8,38(1):31-36.
被引量:10
7
刘忠超,刘勇军.
煤岩识别现状分析与发展方向[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8,10(4):26-30.
被引量:7
8
杨昌永,郝春生,李瑾,田庆玲,于振锋,季长江,常会珍.
寺家庄井田地温负异常及其主控因素[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8,46(6):74-80.
被引量:5
9
李金石,史波波.
静态膨胀剂的放热特性及其对煤自燃的影响分析[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19,46(2):34-37.
被引量:1
10
闫沁阳,刘星魁,常绪华.
露天煤堆群自燃特性的数值模拟[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20,47(5):29-33.
被引量:4
1
史琳,付屹东,韩礼钟,朱明善.
模拟分析R134a和R12在汽车空调“两器”中的换热[J]
.工程热物理学报,1996,17(2):146-149.
被引量:9
2
崔凌秋,辛德刚.
吉林地区道路冻深影响因素分析[J]
.辽宁交通科技,2004,27(1):33-34.
被引量:1
3
朱春鹏,张喜发,张冬青,辛德刚.
季节性冻土地区道路冻深的研究[J]
.辽宁交通科技,2004,27(4):16-18.
被引量:6
4
邴文山,周军,王新发.
道路冻深计算方法的研究[J]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5,28(2):11-16.
被引量:3
5
舒雪菲,汤科.
冷藏车隔热性能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
.专用汽车,2017(4):90-92.
被引量:3
6
邴文山.
热稳流理论在道路冻深计算中的应用[J]
.中国公路学报,1992,5(1):8-13.
被引量:7
7
杨韵华,韩瑞民,弓锐,徐鹏.
机制砂饱和面干试验方法研究[J]
.公路,2010,55(11):169-174.
被引量:2
8
李贵顺.
山西省三级公路自然区划[J]
.山西交通科技,1996(5):13-18.
被引量:5
9
李建军,邱雨生,高江平.
张承高速公路季节性冻土路基水温变化特性及冻胀防治措施[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6,12(1):34-37.
10
师延仿,余洪煊.
公路沥青路面防冻层厚度计算[J]
.青海交通科技,2006,18(3):52-53.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5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