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960年,Moorhead 等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外周血体外培养和染色体制备方法,该技术能够清晰的显示染色体数目和结构上的变化,对于常见遗传性疾病的快速诊断,提高人口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我国优生优育工作意义重大[1]。但该技术对细胞的培养时间较长,使得实验易受温度、pH 、溶血和凝血等因素影响而导致失败[2]。为了临床上能高效、快速、准确地诊断遗传性疾病,有学者已经报道了该技术的一些心得体会[3‐5]。本研究立足于获得高质量的人外周血染色体标本和提高实验教学的可操作性,对该技术的4个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 徐本锦 刘玲
出处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5期2296-2298,共3页 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二级参考文献19

  • 1桂俊豪,黄国香,王铮,王瑞,陈虎山,余伍忠,仇东辉.Carnoy's预固定剂量对中期染色体分散度的影响[J].国际遗传学杂志,2006,29(6):416-419. 被引量:9
  • 2D.L斯佩克特 R.D.戈德曼.I.A莱因万德.细胞生物学指南,2002,:1067-1068. 被引量:1
  • 3蔡少京.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实验指南.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47-48. 被引量:1
  • 4张颖珍.人体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制备时的影响因素及补救措施[J].中国优生优育,2010,16(5):265-267. 被引量:3
  • 5刘权章.人类染色体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36. 被引量:65
  • 6曹海涛.染色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中的几点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0):4485-4485. 被引量:4
  • 7刘祖洞,江绍慧.遗传学实验[M].2版.北京:髙教出版社,1987:153. 被引量:1
  • 8斯佩克特,戈德曼,莱因万德.生物学指南[M].黄培堂,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067-1068. 被引量:2
  • 9高锦声,郑斯英,陈嘉政,等.人类染色体方法学手册(修订本)[M].南京:江苏省医学情报研究所,1981:4. 被引量:1
  • 10江悦华,张中芬.早孕绒毛染色体直接制备方法研究及产前诊断的应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7,5(3):3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35

同被引文献43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