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扶贫互助组织发展出现偏离扶贫目标的"名实分离"现象,是扶贫开发实践中比较常见的困境。本研究以Z村扶贫互助社为个案,提出了一个社会化生计视角的解释逻辑。研究发现,在市场化、工业化大背景中,随着生计方式的社会化,小农逐渐分化为纯农户、兼业农户和脱农户三种类型。对纯农户和中低收入的兼业农户来说,其生计模式内在包含着疏离扶贫互助贷款的行动取向。扶贫互助社"名实分离"现象源于其制度设计暗含了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前提条件——扶贫开发所聚焦的农业、农村乃封闭系统,农户生计行动在这个系统中封闭运行。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7-103,共7页
Academic Forum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企业与贫困村互助资金运作模式创新研究"(11BSH05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项目"我国连片特困地区产业扶贫机制与模式研究"(CCNU12C02006)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