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作为义务根据的分类与立法完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借鉴德国刑法学通说,结合我国实际,将作为义务划分为8种类型。通过分析有关判例,认为新的作为义务根据更切合实际,更具有说服力。我国刑法应增设不纯正不作为犯条款,对作为义务根据进行明确的规定。
作者
唐治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法学院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27-30,共4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不作为犯
作为义务根据
判例
刑法
分类号
D924.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0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国家法官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编..中国审判案例要览 2001年刑事审判案例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09.
2
黄荣坚著..刑法问题与利益思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08.
3
魏东主编..刑事政策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273.
4
魏东编..刑法观与解释论立场[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429.
5
国家法官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编..中国审判案例要览 2003年商事审判案例卷[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北京,2004:601.
6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 第5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677.
7
冯军.
刑法中的自我答责[J]
.中国法学,2006(3):93-103.
被引量:207
8
林钰雄编著..新刑法总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598.
9
国家法官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编著..中国审判案例要览 2008年民事审判案例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526.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德]黑格尔 范扬译.《法哲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97,175页.
被引量:35
2
[英]霍布斯著 黎思复译.《利维坦》[M].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72-173页.
被引量:20
3
[英]阿克顿 胡传胜译.《自由史论》[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页.
被引量:13
4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被引量:17
5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8-279页.
被引量:31
6
Vgl. Heribert Schumann, Strafrechtliches Handlungsunrecht und das Prinzip der Selbstverantwortung der Anderen, 1986.
被引量:1
7
Rainer Zaczyk,Strafrechtliches Unrecht und die Selbstverantwortung des Verletzten, 1993.
被引量:1
8
塩谷毅.自己危殆化への関与と合意にょる他者危殆化につぃて,载《立命館法学》,1996年第3号.
被引量:1
9
Vgl. Susanne Walther, Eigenverantwortlichkeit und strafrechtliche Zurechnung, 1991.
被引量:1
10
Vgl. Rainer Zaczyk, Strafrechtliches Unrecht und die Selbstverantwortung des Vedetzten, 1993, S. 19 f.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06
1
陈璇.
过失犯远因溯责的规制路径:以渎职犯罪为中心[J]
.中国法学,2023(2):285-304.
被引量:7
2
杨兰.
挂失领取本人账下他人存款行为之定性——以“被害人教义学”为视角[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9,40(2):51-58.
3
宋佳恒.
因果关系认定中行为对结果的贡献及其危险的现实化[J]
.刑事法评论,2022(2):102-121.
4
张忆然.
同意错误的被害人自我答责——基于错误类型的再区分[J]
.刑事法评论,2019(1):205-234.
5
黄忠军.
论假想防卫过当[J]
.刑事法评论,2019(1):175-204.
被引量:1
6
张泽龙,张娜.
亲密关系型诈骗行为入罪探析[J]
.中国检察官,2023(22):30-34.
7
周振杰,章琦.
帮助自杀行为的刑事法理分析——以张某、樊某、凡某故意杀人案为视角[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1,30(2):21-28.
8
施雄文.
容许风险与主观归责路径研究——以网络中立帮助行为为例证[J]
.刑法论丛,2022(3):1-25.
被引量:1
9
陈小彪,李瑞华.
论被害人教义学视域下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J]
.刑法论丛,2020(1):188-216.
被引量:1
10
田宏杰,肖鹏.
紧急避险中双方的可归责性[J]
.刑法论丛,2018,0(4):313-332.
1
陈兴良.
主编絮语[J]
.刑事法评论,2007(2):5-9.
2
陈兴良.
主编絮语[J]
.刑事法评论,2010(2):5-9.
3
陈兴良.
主编絮语[J]
.刑事法评论,2009(2):4-9.
4
阿恩特.辛恩,徐久生.
德国犯罪理论的发展及现状[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17(1):14-24.
被引量:14
5
陈兴良.
从归因到归责:客观归责理论研究[J]
.法学研究,2006,28(2):70-86.
被引量:161
6
王俊.
共犯论中的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一个方法论的反思[J]
.刑事法评论,2013(1):77-98.
7
刘孝敏.
刑法学知识的引入与运用——以违法性认识的研究为例[J]
.刑事法评论,2008(2):1-16.
8
何庆仁.
德国刑法学中的义务犯理论[J]
.刑事法评论,2009(1):237-259.
被引量:14
9
韩轶,刘雯.
刑事政策与刑罚目的关系论——兼析“两少一宽”的民族刑事政策[J]
.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1):206-211.
被引量:8
10
马库斯.德克.达博,杨萌.
积极的一般预防与法益理论——一个美国人眼里的德国刑法学的两个重要成就[J]
.刑事法评论,2007(2):443-466.
被引量:24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