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患者正确的麻醉处理方式,为临床抢救患者提供疗效依据。方法:选取了外科中接受过手术治疗的失血性休克患者50例,年龄均在22~56岁,平均年龄39±7.9岁。其中肝硬化致门脉高压15例,食管胃底静脉破裂8例,外伤性失血20例,宫外孕 5例,血气胸2例。所有患者术前给予阿托品0.5 mg 或东莨菪碱0.3 mg 肌内注射,建立上下肢静脉通道,补充液体,在液体中加入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糖皮质激素进行抗休克的扩容治疗。所有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心率变化,并作出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扩容治疗30 min 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较前上升,脉搏及心率较前下降,呼吸变慢,血容量增加。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选择恰当的麻醉处理方法及尽早进行扩容治疗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关键因素,对于抢救患者起着重要作用。
出处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10期2053-2054,共2页
Jilin Medical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