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再别康桥》教学实践与反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时期以来,徐志摩的作品中被中学语文界所接受的,恐怕只有《再别康桥》这首诗了。这首诗是在1993年在教材首次当选,新中国成立后又随即消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这首诗又重新出现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实践证明,这首诗已成为众多白话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全国上下有许多语文教师就是用《再别康桥》这首诗开公开课而名扬大江南北的,每年关于这首诗的解读之类的文章也有多篇出版。
作者
唐伶俐
机构地区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5年第4期43-45,共3页
Modern Chinese
关键词
《再别康桥》
徐志摩
中学语文课
中学语文教师
情感美
中国新诗史
实践证明
离情别绪
意象美
思想底蕴
分类号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2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1
陈日亮.
《再别康桥》的三个意象[J]
.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11(1):6-7.
被引量:1
2
褚慧敏.
多媒体教学尽现“康桥之美”——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J]
.魅力中国,2009,0(31):216-216.
被引量:1
3
黄小娟.
唱中教学《再别康桥》[J]
.师道(人文),2004(4):30-30.
被引量:2
4
华芳.
更新教育观念,尝试快乐教育[J]
.考试周刊,2012(80):172-172.
被引量:1
5
贾会彬.
名师课堂的精彩从哪里来?——程翔老师《<再别康桥>课堂实录》赏析[J]
.青年教师,2010(9):39-41.
被引量:4
6
栗健.
为诗歌教学插上音乐的翅膀[J]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2013(2):23-25.
被引量:1
7
蒙丽.
《再别康桥》教案设计[J]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0(11):124-126.
被引量:1
8
潘旭跃.
《再别康桥》新解[J]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4(9):48-49.
被引量:1
9
曲英华.
《再别康桥》朗诵分析[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25(1):44-45.
被引量:1
10
史晓华.怎样指导学生诵读[J].中学生阅读(初中教研版),2009,(12).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6
1
董淑珍.
多媒体运用在语文教学中的误区[J]
.语文教学之友,2012(2):16-17.
被引量:1
2
陶本一,于龙.
“语文”的阐释[J]
.课程.教材.教法,2007,27(11):25-30.
被引量:19
3
于漪.我和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2.
被引量:1
4
夸美纽斯;傅仁敢.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被引量:1
5
杨启亮.
教学的教育性与教育的教学性[J]
.教育研究,2008,29(10):21-26.
被引量:38
6
王小槐.
诗词教学要有“方”有“法”[J]
.中学语文教学,2012(5):53-5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23
1
蒋晓池.
投影教材的建设与发展简述[J]
.课程.教材.教法,2005,25(3):15-19.
被引量:1
2
刘贞福.
说积累——学习语文新大纲、课程标准的体会[J]
.课程.教材.教法,2005,25(8):44-48.
被引量:1
3
崔干行.
高等学校在“新课程”实验中的促进作用——关于师范专业教育类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3):81-82.
4
柏章发.
建构内容图式 培养文学鉴赏能力[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4):121-124.
被引量:1
5
魏本亚.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变革、困惑与反思[J]
.课程.教材.教法,2006,26(4):40-44.
被引量:12
6
郑惠生.
关于当前中学生视听与读购状况的调查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6):92-103.
被引量:38
7
姜洪根.
语感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教育探索,2007(4):56-58.
被引量:3
8
倪文锦.
新课程标准语文科高考大纲简析[J]
.课程.教材.教法,2007,27(5):90-91.
被引量:8
9
武永明,卫灿金.
语文课程标准“发展思维”目标与实施的科学性探讨[J]
.课程.教材.教法,2007,27(6):10-14.
被引量:6
10
张超.
读要抓住关键,写需顺乎情理——浅议高中语文读写教学[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9(3):65-68.
被引量:2
1
吴彩云,吴彩棉.
留学欧美的诗人群及闻一多浅析[J]
.文教资料,2006(20):87-88.
2
吕清明.
追梦路上的美丽风景[J]
.青少年日记,2012(8):17-17.
3
黄梅.
千教万教,教人求美[J]
.教育界(教师培训),2014,0(10):64-64.
4
张晓云.
浅谈意象美在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功能[J]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12(4):84-85.
被引量:1
5
张冉.
论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23):395-395.
被引量:1
6
陆冬梅.
这一份离情别绪 让我们共同珍惜[J]
.新课程(小学),2009(3):90-90.
被引量:1
7
曾露祺.
立足“三味”话创新[J]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1(11):63-64.
8
周运恒.
现代教育,师道遵“爱”并非舍严[J]
.南方论刊,2006(4):59-59.
9
张英.
优化古诗课堂教学的几点小策略[J]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3(6):52-53.
10
郭兴鸣.
以境促情,诠释意象美——《意象美,无处不在》课例研究[J]
.中国美术教育,2006(5):49-53.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