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巨尾桉和卷荚相思纯林、混交林造林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巨尾桉和卷荚相思两种树木混交林造林和纯林造林的试验结果中可以看出,两种树木在砖红壤性红壤中种植,纯林的生长效果与混交林的生长效果相比,混交林生长存在一定优势,其造林的经济效益要更明显一些,可以对其进行积极推广。本文对本次试验过程、试验方法以及试验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作者
王思德
机构地区
福建省诏安湖内国有林场
出处
《低碳世界》
2015年第4期331-332,共2页
Low Carbon World
关键词
巨尾桉
卷荚相思
混交林
纯林
试验
分类号
S7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9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7
1
丁国昌,何宗明,林宇,杨靖宇,彭珠清.
木麻黄迹地不同更新树种土壤剖面的变化特征及表聚性特征[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34(1):66-71.
被引量:12
2
黄秀勇.
福州滨海后沿沙地相思、尾巨桉和木麻黄等树种造林效果初报[J]
.林业勘察设计,2012,32(2):86-88.
被引量:8
3
王凌晖,吴国欣,施福军,秦武明,余浩光.
不同造林密度对杂交相思生长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2):134-136.
被引量:24
4
魏国余,任涵,吕成群,黄宝灵,王冠玉,吴庆标.
灰木莲、巨尾桉和厚荚相思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比较[J]
.林业科技开发,2014,28(3):43-47.
被引量:4
5
杨民胜,洪长福,姚庆端,邹国明.
开拓创新 科学经营 推进桉树可持续发展——浅析福建漳州发展桉树实践[J]
.桉树科技,2014,31(3):49-53.
被引量:14
6
姚晓彬.
木麻黄台湾相思混交造林技术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1):91-92.
被引量:2
7
陈锦祥.
马占相思22个家系生长规律及优良家系筛选[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1):114-116.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69
1
杨曾奖,陈元,徐大平,彭仕尧,王忠林,陈文平.
桉树与豆科植物混交种植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06,25(7):725-730.
被引量:18
2
洪长福.
不同密度15年生巨尾桉经济生态效益分析[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8,28(1):36-41.
被引量:19
3
谭芳林,徐俊森,林武星,叶功富,林捷.
福建滨海沙地造林树种的适应性与选择研究[J]
.林业科学,2003,39(S1):100-105.
被引量:50
4
孙海新,刘训理.
茶树根际微生物研究[J]
.生态学报,2004,24(7):1353-1357.
被引量:83
5
周纪刚,蔡伟烈,徐平,舒夏竺,朱运昌.
马占相思等4个相思树种的造林生长对比试验[J]
.广东林业科技,2004,20(3):13-15.
被引量:12
6
余婉芳.
木麻黄种子育苗技术研究[J]
.林业实用技术,2005(7):23-24.
被引量:6
7
林开敏,俞新妥,邱尔发,何智英,林思祖,郑燕明,张春能.
杉木造林密度生长效应规律的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1996,16(1):53-56.
被引量:27
8
祝榕.
木麻黄防护林土壤肥力特性与地力维持技术研究动态[J]
.防护林科技,2005,18(6):42-45.
被引量:3
9
王志洁,叶功富,谭芳林,陈胜,林捷.
相思树种在沿海沙质立地环境中的抗逆性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4):35-38.
被引量:13
10
陈少雄.
桉树生态问题的来源与对策[J]
.热带林业,2005,33(4):26-30.
被引量:34
共引文献
59
1
许江雄.
不同造林密度对5种相思树种生长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7):157-160.
被引量:5
2
张勇,仲崇禄,陈羽,陈珍,姜清彬,武冲,方发之,K Plnyopusarerk.
海南5年生木麻黄优良无性系的选择与评价[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5(5):25-30.
被引量:8
3
刘奕,俞伟,吴承祯,洪伟,陈灿,李键,林勇明.
沿海防护林树种木麻黄植冠的枝系特征分析[J]
.农学学报,2012,2(9):28-31.
4
李彬,唐国勇,李昆,高成杰,刘方炎,王小菲.
干热河谷20年生2种人工恢复植被个体生长特性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3,35(2):45-50.
被引量:2
5
王志超,杜阿朋,赵知渊,吴志华,陈少雄.
3种密度邓恩桉人工林凋落物贮量与土壤有机质的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33(4):56-60.
被引量:3
6
林宇.
滨海沙地厚荚相思和木麻黄人工林凋落物碳归还规律[J]
.宁夏农林科技,2013,54(5):35-38.
被引量:5
7
郭双双,王勇辉.
博尔塔拉河下游河岸带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养分特征[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2):5322-5325.
被引量:2
8
王勇辉,郭双双,海米提.依米提.
精河河下游河岸带土壤养分与盐分特征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3,31(3):133-138.
被引量:8
9
周锦业,官国栋,林宇,丁国昌,何宗明,曹光球,林思祖.
东南沿海不同相思树种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季相变化[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4,34(1):21-26.
被引量:8
10
杨利华,徐玉梅,杨德军,邱琼,袁莲珍,陈勇,钟萍.
不同造林密度对思茅松中龄林生长量的影响[J]
.江苏林业科技,2013,40(6):43-46.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11
1
洪长福.
不同密度15年生巨尾桉经济生态效益分析[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8,28(1):36-41.
被引量:19
2
张友育.
巨尾桉与东南野桐混交林调查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5):167-168.
被引量:2
3
陈李花,曾炳山,吕成群,裘珍飞,刘英,李湘阳,石前.
中国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问题与对策[J]
.广东林业科技,2009,25(2):78-83.
被引量:21
4
潘辉,黄石德,张金文,王光华,朱洪如.
试论福建省桉树人工林的生态问题及其对策[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17(3):605-609.
被引量:31
5
王震洪,段昌群,起联春,张世彪,徐以宏.
我国桉树林发展中的生态问题探讨[J]
.生态学杂志,1998,17(6):64-68.
被引量:86
6
韩金发,姚庆端,洪长福,林武星.
巨尾桉、马大相思混交林生长和生态效益研究[J]
.桉树科技,2008,25(1):15-18.
被引量:11
7
卢立华,何日明,农瑞红,赵志刚.
坡位对灰木莲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学研究,2012,25(6):789-794.
被引量:22
8
杨民胜,洪长福,姚庆端,邹国明.
开拓创新 科学经营 推进桉树可持续发展——浅析福建漳州发展桉树实践[J]
.桉树科技,2014,31(3):49-53.
被引量:14
9
汤文艳,韦秋梅,姚贤宇,潘婷,龙佳峰,叶绍明.
尾巨桉纯林及与降香黄檀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2016,62(9):67-72.
被引量:5
10
唐敬超,史作民,罗达,刘世荣.
遮荫处理对灰木莲幼苗叶片光合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7,37(22):7493-7502.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2
1
叶远福.
浅论桉树的可持续经营[J]
.低碳世界,2018,8(7):378-379.
被引量:2
2
黄映晖.
尾巨桉与灰木莲混交造林效果研究[J]
.防护林科技,2023(4):21-2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韦政文.
桉树种植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方式探寻[J]
.农村科学实验,2018,0(10Z):92-93.
被引量:1
2
陆敏健.
桉树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
.绿色科技,2019,0(9):228-229.
被引量:9
3
薛玲.
不同树种混交对杨树生长的影响[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24(4):122-123.
1
廖建良.
巨尾桉和马占相思纯林、混交林造林的试验研究[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2(4):70-73.
被引量:8
2
银合欢混交林造林技术试验研究总结[J]
.信息,1989(2):16-18.
3
李国华.
库区竹杉混交林造林模式的研究[J]
.绿色科技,2016,18(5):15-16.
4
司红梅.
混交林造林技术概述[J]
.现代农村科技,2012(12):48-48.
被引量:3
5
李婷,黄承标,吴敏,何诗雄,吴道念,杨紫龙.
桉树纯林和桉—珍混交林造林前后土壤理化性质的比较[J]
.南方林业科学,2017,45(1):34-40.
被引量:9
6
鞠勇.
谈混交林造林的几个技术问题[J]
.科技风,2011(23):41-41.
被引量:1
7
杜文.
造林方法与混交林造林技术分析[J]
.绿色科技,2015,17(7):48-49.
被引量:4
8
郑丽萍.
湿地松厚荚相思混交林生长特性与生态效应研究[J]
.防护林科技,2004,17(4):11-13.
被引量:3
9
陈清远.
杉木红锥混交造林效果分析[J]
.绿色科技,2016,18(17):71-73.
被引量:3
10
林永华.
闽北鹅掌楸纯林和混交林造林效果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7):114-116.
被引量:2
低碳世界
201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