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课外活动提升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推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加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不断重视高职教育的同时,应重视课外活动对提高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认真分析高职院校课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构建多元化课外活动载体,建立有效提高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保障体系。
作者
李紫微
机构地区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文教资料》
2014年第34期158-159,共2页
关键词
课外活动
高职学生
创新能力
分类号
G712.4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0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4
1
杨杰.
开展课外创新实践教育,培养务实创新型人才[J]
.高教论坛,2007(5):71-75.
被引量:14
2
陈澜,王明强,王黎辉.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5):137-140.
被引量:23
3
张燕.
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体系探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30(11):21-22.
被引量:2
4
王鑫明.
高职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创新性探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9(12):66-68.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宗秋荣.
创造教育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访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武升博士[J]
.教育研究,1999,20(8):16-19.
被引量:48
2
刘宝存.
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教学思想的变革:国际比较的视角[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5):80-84.
被引量:21
3
李乾文 周建.江苏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与问题研究.职教探索与研究,2010,.
被引量:4
4
孙家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C].第七届国际文化政策论坛部长级年会.2003.10.
被引量:1
5
刘和忠,高新,姜生元.
强化实践环节 培养一线创新人才[J]
.中国高等教育,2008(2):36-37.
被引量:33
6
周波.
四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的实践与创新——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2):62-63.
被引量:7
7
王永生,屈波,刘拓,衣立新,陈后金,张真继.
着力模式改革 培养创新人才[J]
.中国高等教育,2009(5):42-44.
被引量:23
8
樊铮钰.
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
.理工高教研究,2009,28(3):57-60.
被引量:9
9
李家华,卢旭东.
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10(12):9-11.
被引量:585
10
郭广生.
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因素[J]
.中国高等教育,2011(5):12-15.
被引量:126
共引文献
50
1
黄佳佳,李燕杰,杨昭,洪暐婷,王海波.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食品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7):123-124.
被引量:5
2
朱志红,赵利宁.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医学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3):129-130.
3
王世山.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S1):48-51.
被引量:16
4
姜国泉.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J]
.文教资料,2008(9):221-222.
被引量:2
5
李永忠,袁新海,余志坚,贾海英.
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初探[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4):573-576.
被引量:14
6
朱蓉.
依托程序设计竞赛,探索创新素质教育新模式[J]
.嘉兴学院学报,2007,19(3):117-119.
被引量:11
7
甘世斌,王志勇,陈钢,陈扬,刘仁钊,杜媛媛.
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构建形式和保障措施[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227-229.
被引量:8
8
陈晓文.
基于知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127-130.
被引量:5
9
贾宝汝.
以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 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0):32-33.
被引量:8
10
刘汉香.
创新学生管理工作 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6(6):120-12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6
1
陆小华.
工程创新能力的认识和培养方法[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S2):14-18.
被引量:17
2
陈琳.
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内涵、培养误区与对策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7(9):60-61.
被引量:10
3
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A].国发〔2015〕28号.
被引量:1
4
吴兴富,许宁.
高职课程设置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6):41-43.
被引量:6
5
王成勇,周慧杰,朱晓勇.
基于科研项目驱动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途径[J]
.高教论坛,2011(10):23-25.
被引量:67
6
严薇,袁云松.
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2(9):78-80.
被引量:119
引证文献
1
1
戴欣平,戴素江,王志明,徐振宇.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机械职业教育,2015(12):51-5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栾丽梅,郭泽辉.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文存阅刊,2018,0(24):181-182.
2
唐奕,张怡典.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
.才智,2018,0(12):18-18.
被引量:1
3
赵仕宇.
新工科背景下高职机电类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J]
.机电技术,2020,0(2):110-112.
被引量:2
4
蒙俊宏.
高职教学管理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
.现代职业教育,2019,0(11):280-281.
1
张红霞.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实践性教学的理论探讨[J]
.中小学校长,2009(7):27-31.
2
何小莉.
浅谈中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6):70-72.
被引量:5
3
张卓.
关于解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瓶颈问题的建议[J]
.教育与职业,2008(1):9-9.
被引量:3
4
卢惟康,张爱春.
刍议高职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
.课程教育研究,2014,0(31):142-142.
被引量:1
5
张艳.
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为数控“一体化”教学保驾护航[J]
.内蒙古教育(C),2014,0(8):54-54.
被引量:1
6
冯坤.
浅谈技师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J]
.职业,2016,0(8):33-34.
被引量:1
7
许勤.
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研究述评与展望[J]
.职教通讯,2013(10):42-46.
被引量:1
8
汪元慧.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加强高职教材建设[J]
.文教资料,2014(7):91-92.
被引量:1
9
韩红亮,王雪梅.
高职兼职班主任的行为模式和价值体系初探[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2):89-91.
被引量:2
10
薛玉蕊.
浅析全媒体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的发展困境及创新对策[J]
.神州,2013(23):285-285.
文教资料
2014年 第3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