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羽人竞渡纹铜钺”与古代浙江越族海洋文化精神解读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就古代浙江越族海洋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做了详细的综述,并以"羽人竞渡纹铜钺"为例对我国古代浙江越族海洋文化精神进行了解读。认为,羽人竞渡纹铜钺充分表现了越族先民龙腾虎跃、劈波飞渡的奋发进取精神,羽人竞渡纹堪称浙江古代越族海洋文化的标志。
作者
柴士清
机构地区
宁波博物馆
出处
《新西部(中旬·理论)》
2015年第1期71-71,63,共2页
New Western
关键词
羽人竞渡纹铜钺
古代越族
海洋文化
解读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5
1
陈桥驿.
越族的发展与流散[J]
.东南文化,1989(6):89-96.
被引量:37
2
何平.
从现代越族的形成看越语系属的争议[J]
.贵州民族研究,2009,29(2):158-164.
被引量:2
3
梁晓艳.
於越族蛇(龙)崇拜及与东南亚的关系[J]
.杭州文博,2004(1):56-60+63.
被引量:2
4
陈国灿.
古代越族若干问题新探[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5):40-45.
被引量:2
5
姚闻清,童凯.
浅议吴文化发展的地理背景[J]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7(2):46-48.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江南地区印纹陶问题学术讨论会纪要[J]
.文物,1979(1):53-61.
被引量:15
2
CPAM, Chekiang Province and Chekiang Provincial Museum.
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78(1):39-94.
被引量:283
3
Natural History Section, Chekiang Provincial Museum.
河姆渡遗址动植物遗存的鉴定研究[J]
.考古学报,1978(1):95-107.
被引量:65
4
沙孟海.
略談浙江出土的“石鉞”[J]
.考古,1955(6):54-56.
被引量:2
5
陈桥驿.
越族的发展与流散[J]
.东南文化,1989(6):89-96.
被引量:37
6
乐祖谋.
历史时期宁绍平原城市的起源[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5,1(2):261-296.
被引量:7
7
王靖泰 汪品先.中国东部晚更新世以来海面升降与气候变化的关系[J].地理学报,1980,35(4):300-310.
被引量:30
8
周宗贤.骆越历史初探[A].西南民族研究[C].成都:四川出版社,1983.
被引量:1
9
秦钦峙,赵维扬.中南半岛民族[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被引量:3
10
Gerald Cannon Hickey, “Sons of Mountains: Ethnohistory of the Vietnamese Central Highlands to 1954, Vail-Ballou Press, New York, 198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9
1
蒋乐平.
钱塘江史前文明史纲要[J]
.南方文物,2012(2):86-97.
被引量:11
2
黄渭金.
试论河姆渡史前先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J]
.农业考古,1999(1):20-24.
被引量:1
3
徐建春.
中国古代沧海桑田思想的渊源、流变及最高水平[J]
.江西社会科学,1991,11(6):99-102.
4
徐建春.
从天地生综合研究吴越文化[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21(4):94-100.
5
徐建春.
外越与日本列岛[J]
.浙江学刊,1991(1):120-124.
被引量:2
6
徐建春.
大禹治水神话研究中的新发现[J]
.江西社会科学,1990,10(4):113-117.
被引量:3
7
王海明.
河姆渡文化与马家浜文化关系简论[J]
.东南文化,1991(6):13-20.
被引量:3
8
王心喜.
江南地区原始文化由海路输入日本论[J]
.杭州教育学院学报,1996(1):32-39.
9
黄渭金.
试论河姆渡史前先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J]
.华夏考古,2002(1):28-32.
被引量:6
10
孙国平.
宁绍地区史前文化遗址地理环境特征及相关问题探索[J]
.东南文化,2002(3):16-23.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12
1
高占盈.
南越王墓船纹铜提筒纹饰研究[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31-34.
被引量:6
2
童永生,惠富平.
广西左江岩画龙舟竞渡图考释[J]
.民族艺术研究,2010,23(5):121-125.
被引量:4
3
傅小凡.
朱熹为重建家族制度进行的合理性辩护[J]
.东南学术,2014(1):111-116.
被引量:3
4
舒翠玲,李莉.
广西先秦两汉时期的铜鼓与铜鼓乐[J]
.歌海,2015(3):121-125.
被引量:3
5
向军,方千华.
端午龙舟竞渡滥觞之解谜[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4):45-52.
被引量:8
6
张宗明.
论中医文化基因的结构与功能[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31(12):52-57.
被引量:28
7
周次保,王亮,魏瑶,刘明.
文化“双核”理论视阈下我国龙舟体育文化传承的内容逻辑及范式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3):33-38.
被引量:17
8
黄金葵.
现代龙舟赛去仪式化现象的人类学反思[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29(1):21-25.
被引量:14
9
赵世瑜.
结构过程·礼仪标识·逆推顺述——中国历史人类学研究的三个概念[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1-11.
被引量:61
10
唐燮军,王昊哲.
河姆渡人的生活世界及其可能去向[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9,32(6):1-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向军,王春亮.
中华龙舟竞渡的文化基因研究[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21,37(5):85-91.
被引量:4
2
陈名,陈坤.
浙东文化的视觉呈现——宁波博物院历史常设展展陈设计的叙事逻辑分析[J]
.文化产业,2023(1):88-90.
二级引证文献
4
1
莫滨,马辉利.
龙舟竞渡文化在广东地区高校学生中的传承研究[J]
.体育视野,2023(6):27-29.
被引量:1
2
孔庆夫,张海庆.
粤港澳非遗的文化基因与非遗名录制度改进[J]
.文化遗产,2022(4):9-17.
被引量:6
3
牛常欢.
龙舟竞渡中的民俗传统文化[J]
.武术研究,2022,7(7):120-122.
被引量:6
4
古燕.
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华文化的“基因”关系研究——以泸州大寨宝佤踩山节为例[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2,31(4):38-44.
1
本刊编辑部.
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奋勇进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二)[J]
.当代兵团,2011(22):7-9.
2
本刊编辑部.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一)[J]
.当代兵团,2011(21):9-11.
3
陈烨.
对中国海洋油画的初探性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16(3):18-18.
4
施由明.
论中原文化在赣鄱区域的早期传播与影响[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12(4):31-35.
被引量:2
5
顾乐真.
壮剧《羽人梦》的人物塑造与导演处理[J]
.民族艺术,1987(2):22-29.
被引量:3
6
李慧娟.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奥林匹克精神解读[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335-336.
被引量:4
7
张春玉.
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J]
.湘潮(理论版),2012(7):69-69.
被引量:1
8
邹燕燕.
越南水文化中的行为文化[J]
.东南亚之窗,2009,0(1):58-61.
9
王汉华.
“人文精神”解读[J]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7(1):32-34.
被引量:6
10
王文成.
“羽人竞渡”的治水精神解读[J]
.中国水利,2016(18):60-61.
新西部(中旬·理论)
201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