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民族服饰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探索——以构建“壮族服饰文化数据库”为例 被引量:1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借助高新技术加强对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管理、研究与利用,是促进少数民族区域文化资源的共享与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构建"壮族服饰文化数据库"的价值意义不仅在于以新的技术手段推进民族文化的有效保护和传承,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应用示范,实现民族文化保护模式的创新。"壮族服饰文化数据库"的系统建设之初,明确项目的目标、原则,划分主要的层次结构和内容以及发布的综合平台设计是数据库建设的几项重要内容。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3-127,共5页 Academic Forum
基金 2013广西区哲社规划课题"传播学视阀中壮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及可持续发展研究"(13FXW006)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王耀希主编..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5.
  • 2谈国新编..文化资源与产业文库 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与产业化开发[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20.
  • 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代科技手段及数字化建设培训班"[EB/OL].http://www.zgysyjy.org.cn/newart/neiyongye.jsp.2013-11-01. 被引量:1
  • 4Cherin Li Liew. Online Cultural Heritages Exhibitions: a Survey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Features [ J ]. Program: Electronic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ystems,2005, (1). 被引量:1
  • 5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2):49-55. 被引量:417
  • 6周博.传统手工艺的复兴:困境与梦想[J].中华文化画报,2004,(70). 被引量:1
  • 7潘鲁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的亚洲经验与范式建构[J].民俗研究,2014(2):55-60. 被引量:27

二级参考文献9

  • 1王毅.思考二十一世纪的新亚洲主义[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6,23(3):6-10. 被引量:12
  • 2汪晖.《亚洲想象的谱系》,载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被引量:2
  • 3林毅夫,2008.《经济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与自生能力》,北京大学出版社. 被引量:4
  • 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文化传播网,发布时间:2006年9月11日. 被引量:1
  • 5黄永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是最好的保护》,《光明日报》2011年10月7日. 被引量:1
  • 6保罗·贝罗克:《1750年至1980年的国际工业化水平》,《欧洲经济史杂志》1982年第11期. 被引量:1
  • 7http: / / www. chad. com. on/html/dhzx/cyyi/39.html. 被引量:1
  • 8[澳]约翰·哈特利:《刨意产业读本》,曹书乐、包建女、李慧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2页. 被引量:1
  • 9[美]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夏业良、鲁炜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17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441

同被引文献92

引证文献12

二级引证文献2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