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政治认同的道德基础理论解读及其意义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道德基础理论包括先天道德心灵"初稿"论、后天文化学习"修正"论、道德判断直觉论和道德基础多元论四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道德基础理论认为,倚重不同的道德基础进行政治价值判断是导致政治歧见的根源;获得广泛政治认同的秘诀在于激活尽可能多的道德基础;促进政治认同的途径在于相互理解对方的道德基础并发挥理性和直觉的双重作用。道德基础理论以道德心理学为视角,深入挖掘并系统分析政治认同问题的不同面向,有利于拓宽政治认同问题的研究视野。
作者 曹洪军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23,共6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基金 中国矿业大学"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项研究项目重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化之理论与实践研究"(2013ZDIXM02) 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教学改革与建设立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课主体间性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2013G48)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大学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研究"(B-a/2013/01/03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8

  • 1Jesse Graham, Jonathan Haidt, Sena Koleva, Matt Motyl, Ravi Iyer, Sean P. Wojcik, Peter H. Ditto. Moral Foundations Theory: The Pragmatic Validity of Moral Plu- ralism. In: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13, (47). 被引量:1
  • 2Jonathan Haidt. The Righteous Mind: Why Good Pe- ople are Divided by Politics and Religion. London: Alien Lane, 2012. 被引量:1
  • 3G. Marcus. The Birth of the Mind. New York: Ba- sic , 2004. 被引量:1
  • 4S. Pinker. The Blank Slate: The Modern Denial of Human Nature. New York: Viking, 2002. 被引量:1
  • 5J. Haidt, S. Koller, M. Dias. Affect, Culture, and Morality, or is itWrong to Eat your Dog?In: Journal of Per- 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3, (65). 被引量:1
  • 6Jonathan Haidt. The Happiness Hypothesis: Find- ing Modern Truth in Ancient Wisdom.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6. 被引量:1
  • 7J. Haidt, B. F. Jorklund. Social Intuitionists Answer Six Questions about Moral Psychology. In: W. Sinnott Arm- strong (Ed.) The Cognitive Science of Morality: Intuition and Diversit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8. 被引量:1
  • 8Jonathan Haidt. The Emotional Dog and It' s Ra- tional Tail: A Social Intuitionist Approach to Moral Judg- ment. In: Psychological Review, 2001, (108). 被引量:1
  • 9R. A. Shweder, M. Mahapatra, J. G. Miller. Culture and Moral Development, Cultural Psychology: Essays on Comparative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 Cambridge U- niversity Press, 1990. 被引量:1
  • 10[美]威尔特·A.罗森堡姆.政治文化[M].陈鸿瑜,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4.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36

  • 1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80(1):147-162. 被引量:464
  • 2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被引量:2
  • 3科耶夫.《黑格尔导读》,姜志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340页. 被引量:9
  • 4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被引量:8
  • 5[美]迈克尔·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128. 被引量:15
  • 6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89-91页. 被引量:4
  • 7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74页. 被引量:3
  • 8[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被引量:11
  • 9[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卷[M].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被引量:2
  • 10[美]约翰·罗尔斯 何怀宏 何包钢 廖申白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 被引量:989

共引文献24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