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模块化视角下农村金融体系创新机制研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文献研读和现实调查,将模块化理论引入对农村金融体系创新机制的研究,认为通过引入模块化竞争机制,可以使农村金融体系改变传统的"财政—市场"模式,进而实现农村金融体系的整合效应、结构优化效应和风险管理效应,最终完成农村金融体系的全面创新。
作者
唐敏
程漠大
马英杰
机构地区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培训中心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15-18,共4页
Friends of Accounting
基金
2014年度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4457674D)
关键词
模块化
农村金融体系
整合效应
结构优化效应
风险管理效应
分类号
F830.34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1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76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12
1
张璠.
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和发展探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0,21(12):13-17.
被引量:2
2
谢家智,冉光和.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J]
.农业经济问题,2000,21(5):25-28.
被引量:50
3
熊德平.
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基于交易视角的概念重构[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28(2):8-13.
被引量:34
4
何风隽,仇娟东.
基于供求视角的农村金融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J]
.西南金融,2010(11):17-20.
被引量:7
5
钱水土,姚耀军.
金融功能观视角下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设计与创新[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3):5-10.
被引量:15
6
张强,佘桂荣.
基于“功能范式”的农村金融体系优化配置的路径选择[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30(2):54-62.
被引量:7
7
杨枝煌.
模块化分解与中国金融现代化改革[J]
.当代经济科学,2005,27(4):44-52.
被引量:5
8
魏江,赵江琦,邓爽.
基于模块化架构的金融服务创新模式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9,27(11):1720-1728.
被引量:17
9
张钢,孙明波.
关于组织创新研究的观点综述[J]
.科研管理,1997,18(4):24-29.
被引量:9
10
芮明杰,张琰.
模块化组织理论研究综述[J]
.当代财经,2008(3):122-128.
被引量:30
二级参考文献
181
1
赵伦山,武胜,周继华,王敬华,王建武.
大同盆地砷、氟中毒地方病生态地球化学研究[J]
.地学前缘,2007,14(2):225-235.
被引量:40
2
张治栋,荣兆梓.
模块化悖论与模块化战略[J]
.中国工业经济,2007(2):67-74.
被引量:15
3
郝斌,任浩,Anne-Marie GUERIN.
组织模块化设计:基本原理与理论架构[J]
.中国工业经济,2007(6):80-87.
被引量:62
4
李海舰,聂辉华.
论企业与市场的相互融合[J]
.中国工业经济,2004(8):26-35.
被引量:150
5
罗来武,刘玉平,卢宇荣.
从“机构观”到“功能观”: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J]
.中国农村经济,2004(8):20-25.
被引量:59
6
胡晓鹏.
从分工到模块化:经济系统演进的思考[J]
.中国工业经济,2004(9):5-11.
被引量:119
7
雷如桥,陈继祥,刘芹.
基于模块化的组织模式及其效率比较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4(10):83-90.
被引量:104
8
冯兴元,何梦笔,何广文.
试论中国农村金融的多元化——一种局部知识范式视角[J]
.中国农村观察,2004(5):17-29.
被引量:135
9
苏静,娄朝晖.
分工专业化与模块化效率分析——一个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解释[J]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2):199-201.
被引量:13
10
童时中.
论模块化与组合化的关系[J]
.标准化报道,1994,15(1):3-6.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276
1
廉志辉.
河北省农村金融发展研究[J]
.时代金融,2020(17):24-24.
被引量:1
2
封凯栋,纪怡.
同一个世界,两种“开放式创新”?基于文献计量的比较分析[J]
.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2021(2):43-66.
3
钱水土.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县域金融体系重构:浙江案例[J]
.金融研究,2006(9):148-157.
被引量:37
4
黎祥业.
农村金融成长方式转换的利益分析——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探讨[J]
.农业考古,2006(6):290-293.
5
刘志刚.
制造项目中模块化生产的管理[J]
.项目管理技术,2008(S1):154-157.
6
吴传清,从佳佳.
区域产业集群品牌风险的成因及防范策略——基于文献述评与拓展研究的视角[J]
.学习与实践,2011(2):31-40.
被引量:11
7
迟景明,肖洪钧.
大学组织创新:概念、逻辑与动因分析[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1):106-111.
被引量:7
8
赵志豪,盖红杰.
浅析模块化产业集群竞争优势[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8,14(4):52-57.
被引量:2
9
赵志豪.
硅谷与128公路发展差异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基于模块化的思考[J]
.消费导刊,2010(2):63-64.
10
魏元珏.
反贫困视角下的农村信用社改革[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7):237-238.
同被引文献
12
1
刘燕.
当前农村金融供给失衡的原因及其对策[J]
.文史博览(理论),2009(6):57-59.
被引量:3
2
岳晨琼,王延涛.
关于农村金融供给数量和质量分析[J]
.全国商情,2013(24):35-37.
被引量:3
3
马丽霞,杨海芬,王瑜.
河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
.中国农村科技,2014(9):60-62.
被引量:1
4
顾循良.
浦江县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J]
.当代农村财经,2014,0(9):41-41.
被引量:1
5
唐宁琪.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路径探讨——基于湖南衡阳两种模式的比较分析[J]
.金融经济(下半月),2015(12):217-218.
被引量:1
6
张茜.
金融供给侧改革中农村金融机制创新问题研究[J]
.农业经济,2017(1):102-103.
被引量:10
7
黄艳萍,潘洪祥.
基于土地流转的农村金融供给创新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17,33(8):79-82.
被引量:3
8
张佳智,付灿灿,陈艳.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村金融创新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0):96-97.
被引量:5
9
李政为.
关于金融机构征信服务需求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财经界,2018,0(25):104-106.
被引量:3
10
徐威,侍孝来,张薇薇.
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规范化[J]
.中国金融,2019(9):102-10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张茜.
金融供给侧改革中农村金融机制创新问题研究[J]
.农业经济,2017(1):102-103.
被引量:10
2
陈九生.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金融有效供给的优化路径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4,35(4):224-227.
3
李昕.
试论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J]
.经贸实践,2016,0(3X):80-80.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刘洋.
我国农村金融创新思路与措施[J]
.乡村科技,2018,9(30):25-26.
被引量:1
2
段洪阳,王培霞,陈月.
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信贷模式研究——基于村镇银行内部控制视角[J]
.世界农业,2019(1):104-110.
被引量:17
3
杨程文.
供给侧改革视野下农村金融供给优化路径研究[J]
.山西农经,2020,0(1):9-10.
被引量:1
4
项质略,陈培阳.
信贷支持农户创业路径优化探析——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J]
.金融理论与教学,2020(6):24-26.
被引量:2
5
梁洁.
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核心重点与路径选择[J]
.西南金融,2021(4):41-51.
被引量:9
6
武倩.
陕西省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路径研究[J]
.乡村科技,2021,12(23):48-50.
7
贾留战,李冰亚.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特点、制约因素与应对策略研究[J]
.现代农业研究,2023,29(7):31-34.
被引量:1
8
陈九生.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金融有效供给的优化路径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4,35(4):224-227.
9
何佳.
金融政策推动四川省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与对策[J]
.农业经济,2019(3):99-101.
被引量:4
10
叶颉,谢志忠.
福建省海水养殖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供给侧改革[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0(4):1-6.
被引量:1
1
周伟.
中信银行(601998)利润持续快速增长[J]
.证券导刊,2013(5):66-67.
2
王堃.
我国的分税制与国外的分税制的异同[J]
.学习月刊,1994(4):13-14.
3
姜凌,韦伟.
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产业转移与结构优化效应——以四川省为例的分析[J]
.天府新论,2007(2):52-56.
被引量:3
4
戴祖祥.
工银亚洲:收购添动力 未来仍可期[J]
.证券导刊,2005,0(9):67-68.
5
栾金香.
论企业年金的管理效应[J]
.经营管理者,2015(9).
6
王梦倩.
我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机制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5(27):119-120.
被引量:1
7
唐菁菁,孙灵刚.
中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机制研究[J]
.南方金融,2012(1):72-74.
被引量:19
8
宋岩.
对我国税务机构分设的分析与见解[J]
.消费导刊,2008,0(19):65-65.
9
肖楠榕.
基于SWOT分析企业年金的人力资源管理效应[J]
.经营管理者,2014(8X):138-139.
10
程实.
次贷后的混业反思[J]
.西部论丛,2008(3):47-48.
会计之友
2014年 第2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