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现代学科”理念的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发展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的高等教育学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在传统经典学科框架下实现了快速成长,但同时也给学科建设与发展方向的定位提出了新的问题."现代学科"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基本逻辑,从学科建设的内涵与标准上重新给予界定,不再局限于"学科"的界限,而是从一个学科或跨学科逐步演变为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
作者
李梅
机构地区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6期267-268,共2页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学科分类
经典学科
现代学科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张应强.
像潘懋元先生那样做高等教育学大学问[J]
.高等教育研究,2010,31(8):15-21.
被引量:16
2
刘海峰.
高等教育学:在学科与领域之间[J]
.高等教育研究,2009,30(11):45-50.
被引量:39
3
辞海(中)[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被引量:7
4
李醒民.
论科学的分类[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2):149-157.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潘懋元.
正确对待商品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冲击[J]
.高等教育研究,1989,10(3):3-9.
被引量:11
2
M.卡里尔,J.米泰尔斯特劳斯,鲁旭东,李莉.
科学的统一[J]
.世界哲学,1993(4):60-67.
被引量:5
3
李明忠.
高等教育的学科化研究与多学科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0):63-67.
被引量:23
4
王洪才.
教育学:学科还是领域[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6(1):72-78.
被引量:49
5
李醒民.卡尔·皮尔逊:著名科学家和自由思想家[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0,12(2):65-78.
被引量:3
6
庄启.论大学学位及学凭之颁给.教育杂志,(1912):150-152.
被引量:1
7
沈步洲.大学课程刍议.中华教育界,1913,(3):29-42.
被引量:1
8
潘懋元,陈兴德.依附、借鉴、创新?--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4-09-03.
被引量:1
9
潘懋元.关于民办高等教育体制的探讨[M]//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245-250.
被引量:1
10
潘懋元教育口述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23-223,228-231,161.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68
1
解德渤,马萌迪.
潘懋元与阿特巴赫的三大理论分歧——兼论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气派[J]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2(2):171-187.
被引量:1
2
陈兴德,张斌.
高等教育学:“交叉学科”门下的一级学科——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身份重塑的一种可能路径[J]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2(2):68-81.
被引量:5
3
毛鹏程.
试论潘懋元先生高等教育史治学思想及其启示[J]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0(1):161-176.
被引量:3
4
陈先哲.
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学派何以可能[J]
.高教探索,2011(2):5-8.
被引量:1
5
王鉴.
论教学现象及其研究方法[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6):6-11.
被引量:7
6
李晓蕾.
高校图书馆与媒介素质教育[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7,27(4):115-117.
7
潘天华.
《梦溪笔谈》条目属性研究[J]
.镇江高专学报,2008,21(4):1-6.
被引量:2
8
杨威.
论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社会机制[J]
.求实,2009(6):81-84.
被引量:2
9
韩延明.
探寻人生足迹 领略大师风范———编纂《潘懋元教授纪事年表》之回顾与感悟[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32(5):1-9.
被引量:2
10
韩延明.
探寻人生足迹 领略大师风范——编纂《潘懋元教授纪事年表》之回顾与感悟[J]
.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10(4):1-10.
1
雷蕾.
高等教育学如何迈向成熟[J]
.学园,2015,0(3):38-39.
2
张应强.
超越“学科论”和“研究领域论”之争——对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方向的思考[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9(4):49-61.
被引量:83
3
陈辉.
如何才能快速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J]
.才智,2014,0(16):54-54.
4
张应强.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及其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意义[J]
.山东高等教育,2015,3(3):90-96.
被引量:13
5
张应强.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范式冲突与超越之路——兼谈高等教育学的再学科化问题[J]
.教育研究,2014,35(12):13-23.
被引量:76
6
唐雯雯.
如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J]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7):137-137.
7
张敏.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初探[J]
.新课程学习(中),2014(1):26-26.
8
陈微.
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6):155-155.
9
樊雄伟.
充分解读,成就创造之美[J]
.时代教育,2013(22):204-205.
10
陈晓琴.
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几点思考[J]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8(10):53-53.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