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日本三大都市圈:变化中的空间结构及未来展望》一书
被引量:4
The Three Metropolitan Areas in Japan: Changing Spatial Structure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出处
《国外城市规划》
2002年第4期45-46,共2页
Urban Planning Overseas
参考文献11
-
1高桥伸夫.日本三大都市圈:变化中的空间结构及未来展望[M].古今书院,1994.. 被引量:1
-
2高桥伸夫,营野峰明,王力.日本大城市圈研究[J].地理译报,1990(2):15-17. 被引量:4
-
3富田和晓.日本大城市圈结构变化研究现状及问题[J].人文地理,1988,4. 被引量:4
-
4王德.评介富田和晓的《大都市圈的结构演变》一书[J].城市规划汇刊,2002(2):73-75. 被引量:5
-
5张京祥,邹军,吴启焰,陈小卉.论都市圈地域空间的组织[J].城市规划,2001,25(5):19-23. 被引量:230
-
6邹军,陈小卉.城镇体系空间规划再认识——以江苏为例[J].城市规划,2001,25(1):30-33. 被引量:33
-
7孙娟 顾朝林.工业化时期和信息化时代城市与区域的规划思想[J].城市规划汇刊,2001,5. 被引量:2
-
8王德,刘锴,耿慧志.沪宁杭地区城市一日交流圈的划分与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1(5):38-44. 被引量:46
-
9崔功豪.都市区规划——地域空间规划的新趋势[J].国外城市规划,2001,16(5):1-1. 被引量:84
-
10崔功豪.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问题的几点思考[J].城市规划,2002,26(2):40-42. 被引量:66
二级参考文献23
-
1川上秀光,吕斌.多中心城市结构论与东京的再开发[J].城市规划,1988,12(6):27-30. 被引量:11
-
2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王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管理世界,1996,12(4):175-189. 被引量:43
-
3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商务印书馆,1997.. 被引量:22
-
4陈光庭.外国城市行政管理比较研究[M].北京市社科院,1995.. 被引量:1
-
5谢文蕙 邓卫.城市经济学[M].清华,1997.. 被引量:6
-
6刘启德 汪宇明.制度与创新-中国城市制度的发展与改革新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
7-.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人文地理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被引量:1
-
8张泉 等.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M].,1998-2020.. 被引量:1
-
9石水照雄.都市空间体系[M].古今书院,1995.238. 被引量:1
-
10富田和晓.大都市圈的结构演变[M].古今书院,1995.32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421
-
1龙茂乾,扈茗,卢庆强.我国都市圈政策导向及建设着力点[J].宏观经济管理,2023(12):52-57. 被引量:1
-
2张艺帅,赵民.我国都市圈的空间界定、特征解析及分类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23(2):67-76. 被引量:6
-
3申明锐,王紫晴,崔功豪.都市圈在中国:理论源流与规划实践[J].城市规划学刊,2023(2):57-66. 被引量:10
-
4汪光焘,李芬,刘翔,高楠楠,高渝斐.新发展阶段的城镇化新格局研究——现代化都市圈概念与识别界定标准[J].城市规划学刊,2021(2):15-24. 被引量:61
-
5杨涛.沪宁城市带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战略思考[J].城市交通,2006,4(5):29-34. 被引量:2
-
6徐从才.南京商圈构造及其对策[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3(6):1-6. 被引量:2
-
7邱衍庆.城市竞争协调之道——追求竞争价值、目的、工具合理性统一[J].城市规划,2005,29(1):20-24. 被引量:2
-
8丁正山.南京都市圈国内旅游流与旅游发展战略调整[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S1):224-227. 被引量:3
-
9吴俊华,胡礼平,刘章光.现代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理念[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8):138-139. 被引量:2
-
10刘志甫.都市圈经济形成中的政府定位——以南京都市圈为例[J].市场周刊,2010,23(8):112-11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61
-
1吕萍,周滔,张正峰,田卓.土地城市化及其度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8):24-28. 被引量:87
-
2刘传江.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发展的制度潜力与创新[J].城市问题,1998(3):11-14. 被引量:23
-
3韦伟,赵光瑞.日本都市圈模式研究综述[J].现代日本经济,2005,24(2):40-45. 被引量:42
-
4崔功豪.近十年来中国城市化研究的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1989,8(1):1-5. 被引量:16
-
5毛蒋兴,薛德升.世界城市化模式及其对珠江三角洲的启示[J].规划师,2006,22(5):76-79. 被引量:7
-
6郭志仪,丁刚.城市化水平预测方法研究——以BP神经网络模型的应用为例[J].人口与经济,2006(6):3-8. 被引量:19
-
7李璐,季建华.都市圈空间界定方法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7,23(4):109-111. 被引量:46
-
8森川洋,柴彦威.日本城市体系的结构特征及其改良[J].国际城市规划,2007,22(1):5-11. 被引量:7
-
9罗明义.中国城市圈域经济发展态势研究[J].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1999,(3):7-14. 被引量:1
-
10钱平凡.我国轿车进入家庭市场现状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32
-
1王建伟,姜丽丽.都市圈及都市带的客流特性及发展趋势[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39-43. 被引量:4
-
2姚新胜,罗霞,徐广印,曲建华.公路旅客运输运力配置现状及趋势分析[J].公路与汽运,2010(1):66-70. 被引量:3
-
3景鹏,隽志才.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下城际出行方式选择分析[J].中国科技论文,2013,8(11):1088-1094. 被引量:8
-
4景鹏,隽志才,查奇芬.扩展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下基于MIMIC模型的城际出行行为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16,30(4):61-68. 被引量:19
-
5姜梅梅.哈尔滨:以历史文脉的传承提升城市都市圈“软实力”的思考[J].区域治理,2020(3):24-26. 被引量:1
-
6傅娟娟.基于县域经济差异分析漳州市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J].红河学院学报,2020,18(3):127-130.
-
7郭将,岳文瑞.城市紧凑度与区域创新能力——以江苏省为例[J].技术经济,2020,39(8):51-58. 被引量:6
-
8杨浩,吴才武,周思言,杨越.京津冀地区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34(9):17-24. 被引量:19
-
9王得文.珠三角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与空间格局变化研究[J].矿山测量,2021,49(1):74-78. 被引量:4
-
10葛世帅,曾刚,杨阳,胡浩.黄河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耦合关系及空间特征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21,36(1):87-102. 被引量:57
-
1李晓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图书馆体系服务效能的提升探讨——以东莞城乡一体化图书馆体系建设与服务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7(2):29-32. 被引量:11
-
2邢永福.祝《北京档案史料》创办20周年贺词[J].北京档案史料,2006(2):4-5.
-
3贺信[J].北京档案史料,2006(2):6-6.
-
4张昆和,赵自成.现代城市发展与公共图书馆建设[J].学园,2010(16):177-178.
-
5葛剑雄.葛剑雄:要走向世界,首先要走向自己[J].中外文化交流,2014(6):88-88.
-
6莫陌.纪念《北京档案史料》创办二十周年 北京市档案馆召开专题学术讨论会[J].北京档案,2006(6):4-4.
-
7邱薇.西安市信息化建设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21(9):9-12.
-
8萌萌子.收藏:发现与众不同的自我[J].课堂内外(初中版),2016(7):82-83.
-
9吴建雍.治学的门径 决策的依据[J].北京档案史料,2006(2):12-17.
-
10陈莞,谢富纪.大都市圈空间结构研究评述:区域经济发展与知识创造[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12):110-115.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