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媒体背景下传播伦理的困境与重构探究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媒体的匿名性、开放性等特点,以及新媒体文化的草根性、低俗性、监管机制功能错位和社会公众的道德水平不高等因素,导致新媒体上频频出现侵犯隐私、传播色情、暴力内容等违背传播伦理的现象。必须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厘清政府监管机制、提高媒体自律和公民道德素质等手段,重构健康和谐的新媒体传播伦理。
作者
陈洪波
机构地区
广西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3-64,共2页
News Research
关键词
新媒体
传播伦理
困境
重构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23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5
1
唐大麟,王文宏.
浅谈新媒体文化的建构[J]
.新闻知识,2010(9):40-42.
被引量:13
2
匡文波.
“新媒体”概念辨析[J]
.国际新闻界,2008,30(6):66-69.
被引量:509
3
[美]约翰·赫尔顿.美国新闻道德问题种种[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8.
被引量:4
4
郎劲松,初广志编著..传媒伦理学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343.
5
魏永征著..中国新闻传播法纲要[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472.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辛.
新媒体的定义[J]
.新闻与写作,2006(12):17-17.
被引量:48
2
许鹏.
论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特殊内容与方法[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1(1):148-154.
被引量:50
3
虢亚冰,黄升民,王兰柱.中国数字新媒体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被引量:2
4
陶丹,张浩迭.《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科学出版社,2001年,前言第3页.
被引量:3
5
熊澄宇,廖毅文.《新媒体-伊拉克战争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3-06/10/content_910340.htm
被引量:1
6
虢亚冰,黄升民,王兰柱.《中国数字新媒体发展报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页.
被引量:3
7
《收入近四万美元广告爬上额头》,《北京晚报》,2005年01月27日.
被引量:2
8
冯锐,金婧.
论新媒体时代的泛在传播特征[J]
.新闻界,2007(4):27-28.
被引量:70
9
曹春丽.
论新媒体[J]
.湖南社会科学,2007(5):208-210.
被引量:25
10
胡泳.
新媒体环境下的“参与式新闻”[J]
.新闻战线,2007(12):57-59.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523
1
张秀丽,韩立新.
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30年:知识逻辑与创新取向[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3(1):83-100.
被引量:2
2
邹欣,郑凯月.
网络媒体社会价值的构成要素与评估研究[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1(2):158-170.
3
林睿歆,蔡莎莎.
新媒体环境下留学生汉语学习情况研究——以厦门理工学院为例[J]
.新媒体研究,2021(1):32-36.
4
徐明华,代婉琦.
国际传播中社交机器人的转译机制与网络治理启示: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的分析[J]
.信息技术与管理应用,2023(5):52-63.
被引量:2
5
张默.
家庭农场主参与新媒体营销能力提升及培训影响因素研究——依据技术采纳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的实证分析[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4):412-419.
被引量:1
6
祁进玉,许政.
在华韩国人社会文化适应现状及其适应性策略研究——基于广州远景路韩国人聚居社区的考察[J]
.青海民族研究,2022,33(2):75-83.
7
陆杰华,郭荣荣.
践行积极老龄观:政策演进、基本遵循与路径展望[J]
.老龄科学研究,2023,11(3):1-13.
被引量:3
8
黄秋月,黄克斌.
新媒体环境下微学习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9,0(11):22-23.
9
甘士艳.
新媒体视域下公安民警语言能力研究[J]
.传媒论坛,2023,6(16):85-87.
被引量:1
10
欧阳悦.
新媒体语境下中华文化遗产国际传播的创新策略——以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为例[J]
.传媒论坛,2022,5(6):6-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9
1
陈伟宏.
公民社会视域中微博传播的伦理思考[J]
.伦理学研究,2012(6):56-59.
被引量:14
2
郑健.
浅析新媒体语境下的传播伦理困境及其对策[J]
.今传媒,2011,19(4):148-149.
被引量:6
3
杨和宝.
新媒体“失范”——传播新技术的“罪”与“罚”[J]
.新闻世界,2011(6):104-105.
被引量:3
4
朱剑飞,邵靓.
媒体缺位——传播失范的人文思考[J]
.南方电视学刊,2011(4):41-44.
被引量:3
5
廖峰.
媒介素养与网络传播“把关人”的颠覆与超越[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19(1):102-106.
被引量:7
6
郑良.
媒体大融合:传统媒体的新生与新媒体的催生[J]
.中国地市报人,2013(9):32-33.
被引量:4
7
张雁龙.
不要让新闻“伤害”报道对象[J]
.中国地市报人,2014(4):96-96.
被引量:1
8
薛聪明.
浅谈泛传播时代的新闻传播伦理道德构建[J]
.今传媒,2014,22(9):170-171.
被引量:2
9
彭兰.
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
.新闻记者,2015(3):20-27.
被引量:1142
10
李文冰,强月新.
传播社会学视角下的网络传播伦理失范治理[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2):13-18.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6
1
冯岚.
新媒体视域下传播伦理的困境及对策[J]
.新闻研究导刊,2015,6(12):291-291.
被引量:1
2
陈莹莹.
新媒体语境下传播伦理失范问题及治理[J]
.传播与版权,2016(3):94-96.
被引量:1
3
姜洪.
困境中的重构:新媒体语境下新闻行业的转向[J]
.西部广播电视,2016,37(19):41-42.
被引量:2
4
石娟环.
数字媒体时代传播伦理失范现象及重构策略研究[J]
.新闻文化建设,2024(1):29-31.
5
刘珊珊,郭蕾.
新媒体视域下传播伦理的困境及对策[J]
.新闻研究导刊,2015,6(7).
被引量:3
6
雷丽平.
自媒体传播困境的法律探讨[J]
.智库时代,2017(12):6-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李晓平.
新媒体环境中传播伦理的困境及应对[J]
.青年记者,2016,0(14):30-31.
2
姜洪.
困境中的重构:新媒体语境下新闻行业的转向[J]
.西部广播电视,2016,37(19):41-42.
被引量:2
3
任贵珍.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传播转型分析[J]
.中国报业,2017,0(4):20-21.
被引量:2
4
金立红.
以微博为例探析当前新媒体浪潮中伴随而生的问题[J]
.传播力研究,2019,0(7):96-96.
5
田丽,李哲哲.
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网络失范研究综述[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9,9(4):57-67.
被引量:2
6
刘国帅,曹淑珍.
伦理视角下自媒体中的失范现象——以抖音为例[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6):121-124.
被引量:3
7
朱施霖.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传播转型分析[J]
.记者观察(中),2023(1):52-54.
被引量:1
1
章亦倩.
关于书店与图书馆功能错位的若干思考[J]
.新世纪图书馆,2008(3):42-43.
被引量:5
2
黄鹏力.
构建和谐社会与网络舆论导向[J]
.网络传播,2008(4):50-51.
3
沈汝浩.
如何深入开展雷锋精神宣传报道[J]
.新闻窗,2012(5):65-66.
4
张晨.
市场化纸媒转型中的道德风险[J]
.青年记者,2014(5):17-18.
5
尹闻晓.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祖国,2016,0(21):90-90.
6
许玉慧.
新时期电视媒体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J]
.辽宁广播电视学刊,2013(4):11-11.
7
强欢利.
加强法制建设 更好地为档案工作服务[J]
.西安档案,2003(2):21-22.
8
秦屹梅,张星宇.
加强法制建设促进城建档案事业健康发展[J]
.天津档案,2001(4):34-35.
9
加强法制建设强化技术监督[J]
.江苏计量,1995(6):9-12.
10
冯家文,奚成军,崔连华.
加强法制建设 全面推进档案事业发展[J]
.黑龙江档案,1998(3):15-17.
新闻知识
2014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