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法理学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刑事和解制度,文章通过法理学的角度对该程序从理论上进行价值分析,通过对当下时代背景的分析,解析刑事和解制度的确立对我国的刑事制度的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同时,从法理学的价值观念出发分析刑事和解制度的三大法律价值,即该制度与正义、平等和效率之间的关系。最后,针对该制度在我国的建设提出要结合本国国情、自身传统更好地发展好这一制度。
作者
巢成
机构地区
上海政法学院
出处
《青年与社会(下)》
2014年第5期59-61,共3页
Youth and Society
关键词
刑事和解
法律价值观
正义
平等
效率
分类号
D915.14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77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卞建林,封利强.
构建刑事和解的中国模式--以刑事谅解为基础[J]
.政法论坛,2008,26(6):3-21.
被引量:76
2
肖仕卫.
刑事法治的“第三领域”:中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结构定位与功能分析[J]
.中外法学,2007,19(6):721-734.
被引量:34
3
黄京平,甄贞,刘凤岭.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刑事和解——“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5):108-115.
被引量:97
4
周光权.
论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5):138-142.
被引量:68
5
刘凌梅.
西方国家刑事和解理论与实践介评[J]
.现代法学,2001,23(1):152-154.
被引量:350
6
刘方权;陈晓云.西方刑事和解理论基础介评[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01):45-49.
被引量:1
7
向朝阳,马静华.
刑事和解的价值构造及中国模式的构建[J]
.中国法学,2003(6):113-124.
被引量:302
二级参考文献
120
1
孙昌军,陈炜.
试论英国公司法人犯罪法律价值观念的新变化[J]
.现代法学,1999,21(2):116-120.
被引量:22
2
周光权.
刑法修改的规模定位与制度设计[J]
.法学,1997(1):17-21.
被引量:5
3
陈卫东.
谈谈刑事自诉案件的自行和解[J]
.法学杂志,1986,7(2):25-25.
被引量:1
4
刘星.
重新理解法律移植——从“历史”到“当下”[J]
.中国社会科学,2004(5):24-36.
被引量:84
5
刘志成,熊明.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解不诉探讨[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1):85-90.
被引量:23
6
约阿希姆.赫尔曼,王世洲.
德国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协商[J]
.环球法律评论,2001,23(4):411-422.
被引量:54
7
汪建成,祁建建.
论诉权理论在刑事诉讼中的导入[J]
.中国法学,2002(6):122-130.
被引量:90
8
蔡庆丰.
适用自愿和解方式处理轻伤害案件探析[J]
.人民检察,2005(03X):37-39.
被引量:5
9
刘方权.
恢复性司法:一个概念性框架[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17(1):31-36.
被引量:45
10
邵军.
恢复性司法的利弊之争[J]
.法学,2005(5):113-115.
被引量:29
共引文献
776
1
罗贵月.
被害人谅解有效性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基于认罪认罚裁判样本和访谈的实证研究[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3,35(6):56-67.
2
周林.
司法裁判社会效果实现的策略及其优化——以人民法院“防止返贫”的司法裁判为样本[J]
.环球法律评论,2023,45(4):209-224.
被引量:4
3
彭昕.
民族地区刑事和解的实践困境与调适方向[J]
.民间法,2021(1):76-92.
4
姜涛.
犯罪赔偿:刑法实现的另一条道路[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23-26.
被引量:2
5
汤道刚.
构建和谐社会要重视刑事当事人与相关利益人的关系平衡——倡导以人为本的刑事和解文化[J]
.北京社会科学,2006(S1):108-112.
被引量:2
6
陈欣.
论刑事和解中国化[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5):65-67.
被引量:3
7
蒋华林,陈彪.
刑事和解制度悖而不离的价值辩证[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105-109.
8
杨希.
论公诉阶段实行刑事和解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必要性[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11):233-234.
9
吴军.
浅析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构建和发展[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3):89-92.
10
张明友,钟德刚,朱德林.
轻微刑事案件开展刑事和解的实证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18(S1):22-23.
被引量:1
1
杨正万.
司法环境与市场经济[J]
.理论与当代,1995,0(6):22-23.
2
杨小兰,唐宏川.
论对网络传播权限制的必要性[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3):18-22.
3
苑申成.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平等思想研究的综述[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2):14-17.
4
李建军.
小论制度正义的基本原则[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11):246-247.
5
赵宇翔,周波.
渐进、持续与专业化——试论我国法律程序建设的方式[J]
.法制与社会,2007(11):188-188.
6
高若莎.
对中国本土法制建设的思考[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31(S1):256-256.
7
吴明场,王荣珍.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物权法构建[J]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14(1):91-101.
被引量:1
8
曹廷生,杨军.
论我国期货犯罪立法模式的完善[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26-28.
9
陈于东.
论建立促进平等与效率协调发展的法律机制[J]
.株洲工学院学报,2000,14(5):68-70.
10
马宝成.
平等、效率及其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系[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0(3):99-104.
青年与社会(下)
201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