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电视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1-53,共3页
TV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15
-
1吴文光.小川绅介:一个日本纪录片制作人和一种经录精神的纪念[J].电影艺术,1999(1):83-84. 被引量:6
-
2托马斯.斯金纳.美国的纪录片创作[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3,18(1):77-79. 被引量:1
-
3张静滨.“却嫌脂粉污颜色 淡扫蛾眉朝至尊”——北京三月电视纪录片学术研讨会简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2,17(3):42-44. 被引量:2
-
4R.巴特.文学符号学[J].世界哲学,1987(5):51-58. 被引量:7
-
5张群力.探寻陈晓卿的纪实主体性[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7,22(3):68-72. 被引量:5
-
6让·米特里.影像的美学与心理学(三篇).世界电影,1988,(3):6-6. 被引量:1
-
7安德鲁·布莱顿.纪录片的视而不见与有感而发.八一电影,1993,(1):43-44,25. 被引量:1
-
8[英]卡尔·波普尔.《无尽的探索-卡尔波普尔自传》,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2页. 被引量:1
-
9刘浩.《纪录影像:在思辨中聚落》,http://www.chinatvforum.org/Article/jlp/whpp/200901/608.html,2009.1.5. 被引量:1
-
10张寅德.《叙述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94页.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17
-
1郭小平,贾瑞欣.视觉技术与新闻形态的变奏:演进、影响及省思[J].新媒体与社会,2023(2):237-250.
-
2陈慧茹.纪录片的纪实性与故事性[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0(8):42-43. 被引量:4
-
3庞博.镜头语言的黑白诉说——《不能没有你》影片分析[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11):110-110. 被引量:3
-
4宋法刚.故事的迷恋与混淆的真实——电视节目故事化的原因与问题[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5):111-115. 被引量:4
-
5毕蕾,景秀明.强权规训与意识去弊——纪录片《海豚湾》的叙事学分析[J].电影评介,2011(21):47-49.
-
6彭小年,毛基任,温健琳.浅析央视纪录频道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叙事艺术[J].当代电视,2015,0(9):30-31. 被引量:1
-
7范莹莹,解媛媛.雅克·贝汉生态纪录影片的诗意美[J].电影文学,2016(3):74-76.
-
8张晓杰.弗里克纪录电影:诗意下的影像、风格与意境[J].电影评介,2017,0(1):93-95.
-
9鲁利萍.弗里克纪录电影的艺术魅力[J].电影文学,2017(8):73-75.
-
10邹细林,钟媛媛.从真实到价值——追寻纪录片中世界的意义和人的存在价值[J].南方电视学刊,2017,0(5):84-87. 被引量:3
-
1韩喜运,王勇.关于图书馆学术评论问题[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8,16(1):29-32. 被引量:3
-
2刘建明.新闻自由认识中客体与主体的统一[J].新闻传播,1996,0(2):18-19.
-
3倪莉.图书馆信息传播之主客体论[J].高校文献信息研究,1999,6(4):56-59. 被引量:1
-
4周国清.编辑客体论要[J].编辑之友,2012(2):100-103. 被引量:4
-
5段乐川,路畅.媒介融合视域下编辑客体论[J].出版发行研究,2016(5):24-27. 被引量:4
-
6刘建明.从主体论到客体论的新闻自由观[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1(3):53-59. 被引量:2
-
7郭小凌.对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J].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5,0(3):56-56.
-
8卢海君.版权客体论的基本范畴[J].电子知识产权,2008(6):14-16. 被引量:4
-
9杨叔子.一本颇具育人功能的力作——评介《创造学新论》[J].中国图书评论,2002,25(8):58-58.
-
10陈潭,胡项连.网络公共领域的成长[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3-27. 被引量: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