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世纪我国著名教育家的共识是:大学应当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渗透.不过,这一关于大学的基本理念却走过漫长曲折的道路.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些历史考察.
作者
张岂之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2年第6期11-14,共4页
China University Teaching
关键词
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历史考察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2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112
1
陈跃红.
新文科:智能时代的人文处境与历史机遇[J]
.探索与争鸣,2020,0(1):11-13.
被引量:58
2
司晓宏,马丽安.
英国中小学管理体制述略[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4):159-161.
被引量:15
3
张岱年.
中国古代的人学思想[J]
.社会科学战线,1991(3):58-63.
被引量:5
4
张岂之.
试论思想史与哲学史的相互关系[J]
.哲学研究,1983(10):63-67.
被引量:21
5
任继愈.
朱熹与宗教[J]
.中国社会科学,1982(5):49-61.
被引量:13
6
张岂之.
论蕺山学派思想的若干问题[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0(4):15-21.
被引量:4
7
叶朗.
儒家美学对当代的启示[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2(1):50-56.
被引量:28
8
金生鈜.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J]
.教育研究,1995,16(8):15-18.
被引量:107
9
颜琪.
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格塑造:困境与出路[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3(3):138-144.
被引量:12
10
张岂之.
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J]
.中国大学教学,1996(2):6-9.
被引量:34
引证文献
17
1
孟梅.
论文学素养对于科研管理教师的重要作用[J]
.大家,2010(11):178-178.
2
綦珊珊,姚利民.
论高校在全球化大环境下的民族文化精神传承[J]
.高等建筑教育,2004,13(3):34-36.
被引量:4
3
陈金陵.
论大学人文环境对建筑环境的影响[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5(3):82-85.
被引量:2
4
廖建林,卢勇.
近代中国社会“重理轻文”现象初探[J]
.理论月刊,2005(10):70-72.
被引量:2
5
成梅.
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相结合的历史沿革及比较思考[J]
.职业教育研究,2006(10):178-179.
6
余文斌.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探讨[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4):94-95.
被引量:6
7
陈传林.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J]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3):79-81.
被引量:1
8
张天霞.
探索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
.科教文汇,2008(13):86-86.
被引量:1
9
潘瑞成,马菊霞.
论和谐社会视域下大学人文教育的加强和改进[J]
.教育与职业,2008(15):161-162.
10
韩柏光.
“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理念的价值本意及养成[J]
.大众科技,2009,11(8):179-180.
二级引证文献
32
1
史英新.
语文教育的实质是人文教育[J]
.时代文学,2009(16):163-164.
被引量:2
2
王学慧.
高校应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8,24(3):56-58.
被引量:6
3
陈晓兰,顾正祥.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1).
被引量:4
4
伍揆祁.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保障体系的构建[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22(2):113-116.
被引量:6
5
易雅瑾.
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1):51-52.
被引量:9
6
傅在汉,刘飞.
高等教育中科学与人文的融合[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8):49-50.
被引量:2
7
张琳.
中美大学建筑的文化差异[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11):116-118.
被引量:2
8
吴洁芳,郑晖.
浅论朋辈辅导在高职院校大班管理的必要性[J]
.快乐阅读(开心辞典)(上),2011(10):44-46.
被引量:1
9
王圆圆,鲍晓艳.
基于高等教育创新视角看草原文化与传播的互动[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210-211.
被引量:2
10
杨阿丽,李守强.
高等职业学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6):120-121.
1
尹淑兰.
试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5):82-83.
被引量:3
2
姚爱华.
培育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品牌的思考与实践[J]
.中国校外教育,2013(9):21-22.
3
安劬.
关于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J]
.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学报,2005(6):4-6.
4
张绍红.
传统文化教育与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
.管理观察,2009(35):202-203.
5
李占存.
论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3(3):43-46.
被引量:2
6
王炜.
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疏离成因探析[J]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09(5):15-15.
7
孙珍英.
生物教学应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20(5):41-43.
被引量:6
8
申雪秦.
高等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12):149-150.
被引量:3
9
李占存,陈婕,唐树良,赵惠娟,陈冰.
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问题研究[J]
.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04,6(4):24-28.
被引量:1
10
董泽雨.
让人文之风入驻物理课堂[J]
.新课程学习(下),2010(10):157-158.
中国大学教学
200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