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2年第3期7-8,共2页
Moder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二级参考文献6
-
1张莉.榜样和移情对幼儿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4(1):26-32. 被引量:31
-
2郑健成,潘洁,李伯黍.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6(2):70-74. 被引量:18
-
3孙云晓主编:《向孩子学习》,晨光出版社,1998年版,第200页。 被引量:2
-
4孟德格查.《续爱的教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页. 被引量:2
-
5[美]保罗·库尔兹编.《21世纪人道主义》.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55页. 被引量:1
-
6金生〓.理解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444
-
1夏晋祥,陈忠宁.生命化德育:德育工作的本质要求与规律遵循[J].教育学术月刊,2021(5):18-23. 被引量:4
-
2万婕.小学德育生活化路径探究[J].新智慧,2021(3):43-44. 被引量:1
-
3高德胜.爱与超越——鲁洁先生教育思想的两个关键支点[J].全球教育展望,2021,50(12):19-31. 被引量:4
-
4王喜亭.体谅模式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理论观察,2021(11):44-47. 被引量:1
-
5王颖.新中国70年道德教育观研究回顾与展望[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7-106. 被引量:1
-
6吴凯,刘慧.生命教育视域下研学旅行的着力点与实施路径[J].教育科学,2022,38(5):67-72. 被引量:2
-
7于富春,何春歧.关于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思考[J].理论观察,2007(6):127-128. 被引量:3
-
8卢建华.论世纪初中国道德教育理论的表现形态和时代课题[J].学术论坛,2008,31(4):198-204.
-
9林萍.教育中的生命意识[J].现代企业教育,2006(18):86-87.
-
10郭利兵.接受磁场对学校德育的启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11):106-107.
同被引文献10
-
1姜新海.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格塑造[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2(3):56-61. 被引量:10
-
2张澍军.德育的社会化与社会化的德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3(8):7-8. 被引量:15
-
3周丹.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的应变[J].天津教育,2006(1):36-38. 被引量:12
-
4刘忠孝,孙丽丽.近十五年来高校德育社会化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6):17-20. 被引量:3
-
5朱小蔓.育德是教育的灵魂 动情是德育的关键[J].教育研究,2000,21(4):7-8. 被引量:153
-
6梅萍.培养道德生活主体:21世纪道德教育改革之本[J].高等教育研究,2001,22(2):79-85. 被引量:34
-
7刘慧,朱小蔓.多元社会中学校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J].教育研究,2001,22(9):8-12. 被引量:134
-
8皮文彬.现代学校德育特征探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2(2):49-50. 被引量:2
-
9程红艳.生命与道德——兼从生命的角度谈道德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3):56-60. 被引量:32
-
10王海燕.主体间理解:道德教育方法论的一种思考[J].教育研究,2002,23(5):32-35. 被引量:58
引证文献6
-
1夏心军.谦让与自爱——德育的人性化反思及走向[J].当代教育科学,2004(13):7-10. 被引量:2
-
2袁春贤.一次生动的消防科普教育课——“百名打工妹消防体验”活动纪实[J].劳动保护,2006(11):42-43.
-
3赵欢,刘夕容.论学校德育的社会化及其实现路径[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1):42-46.
-
4玛依努尔·肉孜.浅谈对小学德育教育的几点看法[J].人间,2015,0(10):82-82. 被引量:1
-
5古良琴.现代市场经济呼唤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J].教育导刊(上半月),2002(11):7-9.
-
6马秀艳,陈宁.新媒体环境下生活德育的必然选择和应然路径[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4(6):61-64.
-
1李新荣.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0(2):93-95.
-
2李文龙,吴胜勇,钟建波.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军校教育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9(7):38-38. 被引量:1
-
3董世臣,秦海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J].中小学电教(综合),2011(1):72-73. 被引量:1
-
4顾菊花.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24):82-82.
-
5晋银峰.基于新课程的教学文化研究:问题域、反思及走向[J].教育探索,2010(2):34-36. 被引量:3
-
6周晓燕,董国平.课程资源研究:成果、反思及走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6):93-97. 被引量:7
-
7庞维国.创新性学习:生成论的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07(5):6-8. 被引量:5
-
8吴绍华.刍议新形势下中学教育存在的误区与应对方法[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1(4):34-34.
-
9杨学斌.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6,22(2):36-38. 被引量:1
-
10纪文翁.论体育与健康课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09(5):117-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