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甘薯新品种苏薯9号的选育及其高产生理特性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苏薯 9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苏薯 2号×济薯 10号的杂交组合中选育而成。该品种鲜薯产量高 ,适应性广 ,高抗根腐病 ,抗茎线虫病和黑斑病 ;栽后发根量多、结薯早、净同化率高 ,干物质积累在前 70d明显快于对照品种徐薯 18,经济系数高于徐薯 18。
作者
谢一芝
吴纪中
张黎玉
戴起伟
机构地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30,共3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8 63"计划项目 (2 0 0 1AA2 41181)
关键词
甘薯
品种
高产生理
苏薯9号
选育
育种
分类号
S5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3
1
郭其茂,杨立明,陈赐民,卢春生.
福建省甘薯生产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02,30(3):458-458.
被引量:6
2
杜连起,张红新.
试论我国甘薯加工产业化(综述)[J]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16(2):61-64.
被引量:25
3
毛志善,高东,李素荣.
北京大兴区薄沙地甘薯优质高产综合生产技术[J]
.农业新技术,2002,0(3):18-1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崔坤,王晓梅,宋丽润,周清林,刘玉兰.
甘薯的实用价值及在我国发展前景分析[J]
.吉林农业科学,2007,32(3):63-65.
被引量:28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黄远新.
脱毒甘薯高产栽培与调控分析[J]
.耕作与栽培,2008,28(2):56-58.
被引量:3
2
米谷,薛文通,陈明海,杨慧玲.
我国甘薯的分布、特点与资源利用[J]
.食品工业科技,2008,29(6):324-326.
被引量:24
3
杨继,陆国权,陆智明.
迷你甘薯研究和利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
.作物杂志,2008(4):9-11.
被引量:3
4
杨常成.
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法测定甘薯中2组分含量[J]
.中南药学,2008,6(5):555-557.
5
李莹,周剑忠,黄开红.
甘薯β-淀粉酶的纯化和特性研究[J]
.江苏农业学报,2009,25(1):182-184.
被引量:3
6
吴翠荣,卢森权,李彦青,黄咏梅,陈天渊,李慧峰.
广西食饲兼用型甘薯新品种生产试验初报[J]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4):355-358.
被引量:4
7
李慧峰,卢森权,李彦青,黄咏梅,吴翠荣,陈天渊.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食饲兼用型甘薯新品种评价中的应用[J]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0):1300-1304.
被引量:12
8
马志民,刘兰服,张松树.
甘薯远缘杂交强优势组合同工酶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09,24(B12):176-179.
被引量:5
9
何霭如,李观康,汪云,陈胜勇,余小丽.
2009年国家甘薯品种区试南方薯区湛江点试验结果分析[J]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8):783-785.
被引量:9
10
侯利霞,赵舒畅,王彦波,王金水.
甘薯淀粉生产废液中蛋白质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J]
.粮油加工,2010(12):105-108.
被引量:2
1
甘薯新品种——苏薯15号[J]
.农家致富,2011(13):27-27.
2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马佩勇.
甘薯新品种苏薯1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6):188-189.
被引量:1
3
谢一芝,郭小丁,马佩勇,贾赵东,边小峰,苏兴智,王维屯.
宁紫薯2号的选育及栽培生理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6,28(1):1-5.
被引量:4
4
谢一芝,郭小丁,尹晴红.
甘薯品种宁薯192的高产生理及栽培技术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8(4):498-501.
被引量:4
5
谢一芝,吴纪中,张黎玉,戴起伟,林长平.
苏薯9号的高产生理及栽培技术研究[J]
.南京农专学报,2001,17(2):31-35.
被引量:3
6
谢一芝,贾赵东,郭小丁,马佩勇,边小峰,苏兴智,徐宗进.
苏薯17号的选育及栽培生理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5,37(1):48-53.
被引量:1
7
陈清泉,易荣富,王文龙,宋光泉.
威优46等组合高产生理基础研究初报[J]
.杂交水稻,1992(2):40-43.
8
王淑芬,张名昌,翁惠玉,刘守渠,贾炜珑,郭秀荣,高兰华,王宏兵.
旱塬地覆盖玉米高产生理机制初探[J]
.山西农业科学,1993,21(3):58-65.
被引量:7
9
陈剑洪,陈永水,庄明川.
花生新品种泉花10号高产生理基础研究[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26(2):92-94.
被引量:16
10
刘淑贞,马瑞昆,贾秀领,蹇家利.
冀84—5418小麦的高产生理及栽培技术(续完)[J]
.河北农业科技,1992(5):8-8.
江苏农业科学
200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