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8-75,共8页
Chinese Rural Economy
参考文献5
-
1周维宏著..日本农村工业化史研究 兼及中日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335.
-
2陆学艺.走出“城乡分治 一国两策”的困境[J].读书,2000(5):3-9. 被引量:104
-
3王积业,王建主编..我国二元结构矛盾与工业化战略选择[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189.
-
4胡必亮著..发展理论与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23.
-
5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城市与乡村 中国城乡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256.
共引文献103
-
1张林江.从“送法下乡”到“法治乡村”——中国乡村法治建设的社会学考察[J].政治与法律,2023(2):91-107. 被引量:12
-
2李燕凌,高猛.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结构视域、内在逻辑与现实进路[J].行政论坛,2021(1):18-27. 被引量:43
-
3吴翊华.注重贫困生群体教育公平——推进高等教育收费改革的侧重点[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S1):66-68.
-
4徐祖荣.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4):96-100. 被引量:12
-
5吕芳,蔡礼强.三农问题:路在何方?[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S1):18-20.
-
6赵兴罗,孙兴全.我国农民身份制度的经济学分析[J].商业经济,2004(9):3-5.
-
7张英洪.城乡一体化的根本:破除双重二元结构[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2(5):5-9. 被引量:2
-
8朱家德.流动儿童教育政策演变路径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4(6):49-53. 被引量:5
-
9郑晓红.论弱势群体形成的社会原因[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3,5(4):62-66. 被引量:2
-
10余德华,麻朝晖.欠发达地区的精神贫困与精神脱贫思路探析[J].社会科学,2001(2):59-63.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450
-
1胡旭.加强和完善中国的绿色壁垒[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3):72-75. 被引量:2
-
2王娇.正义理念的再诠释——从环境正义谈起[J].法制与社会,2006(22):185-186. 被引量:1
-
3刘晓.“两型社会”建设中的湖南农村环境保护思路与对策建议[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1):11-13. 被引量:2
-
4包晴.污染转嫁问题的法律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S1):164-166. 被引量:6
-
5李周,尹晓青,包晓斌.乡镇企业与环境污染[J].中国农村观察,1999(3):3-12. 被引量:26
-
6钱箭星.现实与责任:生态环境问题中的南北合作[J].宁夏社会科学,1999(2):26-31. 被引量:3
-
7费孝通.我看到的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J].浙江社会科学,1998(4):4-7. 被引量:53
-
8来新夏.略论地方志的研究状况与趋势[J].天津社会科学,1981(1):46-53. 被引量:4
-
9杨发明,许庆瑞.环境技术与企业竞争优势[J].科学管理研究,1996,14(6):65-69. 被引量:5
-
10金增林.促进环境与贸易的协调发展[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5(3):25-2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59
-
1李玉红.中国工业环境规制的城乡和省际差异——来自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的证据[J].城市与环境研究,2021(1):52-69. 被引量:2
-
2王洪彬.中国农村环境侵权问题初探[J].社科纵横,2008,23(9):67-69. 被引量:1
-
3李钢,姚磊磊,马岩.The environmental costs of Chin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J].China Economist,2009,4(3):52-60.
-
4侯伟丽.论农村工业化与环境质量[J].经济评论,2004(4):85-89. 被引量:13
-
5冉瑞平.试论建立环境问题的区际协作机制[J].农村经济,2004(10):49-51. 被引量:5
-
6查明庆.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与对策[J].乡镇经济,2005,21(7):19-22. 被引量:4
-
7李文强,刘文荣,马小明.城镇发展中的污染转移问题[J].四川环境,2005,24(4):99-102. 被引量:12
-
8白益民.全面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J].理论探索,2005(6):87-89. 被引量:1
-
9王均奇,施国庆.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完善投资机制[J].经济师,2006(4):18-19. 被引量:1
-
10沈可挺,郑易生.资源供给冲击与宏观经济波动——重新理解中国经济增长[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23(6):3-13.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338
-
1陈真亮,王雨阳.政府数字化转型驱动下环境监管体制的反思及优化思路——基于“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分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21,21(5):51-60. 被引量:12
-
2孙洪刚,李士凤.γ-Al2O3固载水滑石的制备及其动态吸附Cr(Ⅵ)的性能研究[J].当代化工,2020(7):1384-1387. 被引量:3
-
3韩孟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20(2):16-18. 被引量:9
-
4姚颜莹,吴景贵,李建明,范围,何瑞成.SPORL法制备的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22,44(1):71-77. 被引量:2
-
5田雪航,何爱平.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利益冲突及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21(3):111-119. 被引量:11
-
6李玉红.中国工业环境规制的城乡和省际差异——来自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的证据[J].城市与环境研究,2021(1):52-69. 被引量:2
-
7王镝.城市环境规制与环境效率的联动机制:基于空间自适应半参数面板模型的分析[J].北大政治学评论,2022(1):132-157.
-
8陈磊,方振东,高殿森.城乡一体化中的环境保护思路[J].山西建筑,2007(7):344-346. 被引量:4
-
9夏艳清.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污染转移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4):12-13.
-
10唐雪丹,俞海山.关于FDI与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探讨——以浙江省为例[J].经济论坛,2009(5):61-63. 被引量:5
-
1张卫国,马瑾,张立恒.我国区域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的比较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8):113-117. 被引量:18
-
2崔晓莉.绿色经济发展及我国经济发展中地区差距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5(11):276-276.
-
3实现目标还看两湖生态[J].中国绿色画报,2011,0(3):79-79.
-
4罗建宁,王小龙,况勋树,毛昭昕,李明辉,杜谷.长江上游国土资源、生态环境与灾害防治[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0,20(2):18-26. 被引量:2
-
5谭建新,金明玉.污染治理与环境退化成本的地区差距及政策选择——基于我国第一份绿色GDP核算报告的数据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8(10):27-30. 被引量:2
-
6吴柏军,刘欣,杨威子.论承德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J].科技风,2015(2):1-1.
-
7罗光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恩施绿色繁荣——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讲话精神的思考[J].商业文化,2014(20):48-50.
-
8陈晨.中国地区生产总值与主要污染物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5(20):8-10.
-
9周毅.反贫困与可持续发展宏观战略[J].宁夏社会科学,1998(3):19-26.
-
10杨雪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盐城沿海开发实证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2):27-32.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