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教材分析】本课是必修二的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对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的延伸,同时也为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学习做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情分析】高中生应该在高中学段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合作,高一的学生此时已经经过了大半年的高中学习,对于自主学习、问题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式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且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对工业区位因素已有所了解。但是真正要理解其含义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学生普遍对工业的生产过程比较陌生,更难以知道工厂发展的过程及今后的方向。从这方面看,教材过于简单、抽象,学生对本节内容缺乏感性认识。
作者 颜晓芬
出处 《文理导航》 2018年第32期90-91,共2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