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面对东北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国接连实施了旨在促进东北经济发展的东北振兴战略。对东北振兴战略进行客观评价是提高东北振兴战略效率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1997~2013年中国省际DMSP/OLS夜间灯光校正数据,构建东北振兴战略的理论分析机制,并利用倾向得分双重差分法(PSM-DID)对东北经济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进行经验考察。研究表明:(1)东北振兴战略在短期内通过财政支出、税收优惠、固定资产投资等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2)在长期内由于官员的激励机制扭曲、人才流失、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影响,东北振兴的促增因素被制约因素所抵消。(3)双重差分估计量的回归结果为负值,说明东北振兴战略不但没有促进东北经济的发展,反而陷入了政策陷阱。(4)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显示,资本、劳动、技术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
出处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1-53,共13页
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