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茶叶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7
The present status and its prospects of bio-technological investigation for te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提出了茶叶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 ,综述酶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及发酵工程四大生物工程技术在茶学领域的应用现状 。
作者
毛清黎
王星飞
施兆鹏
机构地区
孝感学院生物系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出处
《福建茶叶》
2001年第4期5-6,共2页
Tea in Fujian
关键词
茶叶
生物技术
酶工程
细胞工程
基因工程
发酵工程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2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72
1
王强,王先荣,张开.
有机茶的生产管理与加工技术[J]
.农技服务,2008,25(8).
被引量:5
2
胡卫平,廖陈付,潘玲玲,包佐淼.
山区新建茶园栽苗和苗期管理实践技术[J]
.农技服务,2008,25(9).
被引量:4
3
奚彪,刘祖生,梁月荣,杨秀芳,黄卫红,须健,何玉科,白永延.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茶树遗传转化[J]
.茶叶科学,1997,17(S1):76-77.
被引量:27
4
汤文秀,孙世顺.
绿色有机茶叶的病虫害防治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4):667-667.
被引量:7
5
肖鹏.
发展生物经济及其法治环境的营造[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5,18(5):51-53.
被引量:4
6
杨国军,邓心安.
生物经济时代下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J]
.中国科技论坛,2005(6):106-109.
被引量:4
7
封颖.
生物技术、生物经济和新型农业体系[J]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2):181-182.
被引量:4
8
于洪良,马长军.
引领未来的生物经济[J]
.党员干部之友,2006(1):40-41.
被引量:1
9
付聿成,王妮娅,杜金华.
金帅苹果多酚氧化酶提取及部分酶学特性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6,27(2):59-62.
被引量:19
10
郭顺星,曹文岑,张集慧,徐锦堂.
铁皮石斛人工种子制作流程及发芽研究[J]
.中草药,1996,27(2):105-107.
被引量:48
引证文献
7
1
吴林森,陈燕儿,戴养富.
植物生物技术在茶树生产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
.福建林业科技,2004,31(4):111-114.
2
高水练.
应用生物技术拓展茶叶深加工新领域[J]
.蚕桑茶叶通讯,2006(1):24-25.
3
陈凌文.
发展茶叶生物经济研究[J]
.福建茶叶,2008,31(3):16-18.
4
毛加梅,汪云刚,何青元,冉隆珣,玉香甩,李良静.
西双版纳茶区茶树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与防治对策[J]
.茶叶科学技术,2010(1):29-32.
被引量:13
5
刘琨,钱和,汪何雅.
茶叶中多酚氧化酶提取的响应面优化[J]
.食品科技,2013,38(1):206-210.
被引量:7
6
赵宏.
恩施市白杨坪镇山区茶叶种植现状及对策[J]
.南方农业,2014,8(09X):143-144.
7
吴林森,戴养富.
植物生物技术在茶叶育种生产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3):563-56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刘少群,陈丽佳,吴贤奇,袁永,李奎.
广东茶叶质量安全提升战略途径和支持体系[J]
.广东茶业,2010(6):2-6.
2
肖星,许燕,冉隆珣,汪云刚,陈剑锋,李卫雁,卢海燕.
5种杀虫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J]
.中国植保导刊,2014,34(1):66-67.
被引量:14
3
姚贝贝,陈剑锋,许传明,曾铁桥,杨彩,施楚新.
22%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9(1):103-104.
被引量:1
4
谭荫初.
茶叶树病虫的危害与农药残留量问题的解决[J]
.植物医生,2002,15(3):43-43.
被引量:2
5
王勇,周成建,刘雄,郑和斌,欧高财,欧阳芳.
不同色板诱杀茶假眼小绿叶蝉效果比较[J]
.中国植保导刊,2014,34(10):32-33.
被引量:17
6
周波,陈美楠,刘腾飞.
激素在茶树组织培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14,36(6):14-15.
被引量:5
7
曾晓丹,朱琳,金华,张福胜.
响应面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无机砷[J]
.化学世界,2015,56(3):146-149.
被引量:1
8
陈凌,江云,李桢,刘振东,杨文韬,纪明江,赵军,宋小宁,李玉峰.
唐古特大黄中番泻苷A提取工艺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5,26(11):2614-2617.
被引量:2
9
冯佳丽,何新叶,笪荣辉,金奎,何志勇,陈洁.
南烛叶多酚氧化酶最适提取条件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5):128-129.
被引量:2
10
崔庆新,廖承美,马芳,姜民,阎姝,白钢.
基于响应面设计的复方赶黄草颗粒的制剂优化[J]
.中国科技论文,2017,12(6):702-706.
被引量:4
1
毛清黎,王星飞,施兆鹏.
茶叶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食品科学,2001,22(11):87-90.
被引量:16
2
王宇,刘东红.
河蚬功能性成分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0,36(6):122-124.
被引量:16
3
曾晓雄,罗泽民.
酶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J]
.食品工业科技,1993,14(5):24-27.
被引量:39
4
谭国进,蒋林斌,黄润均,张淑琼,杨红.
植物食用色素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化工技术与开发,2005,34(6):25-29.
被引量:24
5
郎凯红,周显青,张玉荣.
大米凝胶特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粮食与饲料工业,2012(4):1-4.
被引量:18
6
黄海英,黄绍华,沈玲霞.
天然抗氧化剂——迷迭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4,15(5):56-58.
被引量:21
7
马先红,郑明珠,蔡丹,修琳,刘景圣.
我国传统玉米主食研究现状与展望[J]
.粮食与饲料工业,2015(8):19-21.
被引量:6
8
冯光.
米糠蛋白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3,4(3):863-867.
被引量:5
9
毛清黎,王星飞,施兆鹏.
茶叶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续)[J]
.福建茶叶,2002,25(1):7-9.
被引量:4
10
纪宁,孔繁东,祖国仁,季瑛,黄朝明.
纳豆菌抗菌作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1):138-141.
被引量:23
福建茶叶
200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