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4-25,共2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同被引文献4
-
1彭玉玲,郭家芳.浅谈教师的素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1999,0(10):19-21. 被引量:3
-
2张景春,赵春华,宋涛.论教师职业道德[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1999,0(2):10-13. 被引量:4
-
3申继亮,辛涛著.教师素质论纲[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9.35-66. 被引量:4
-
4D. Cruickshank & D. L. Haefele, 'Good Teachers, plural', Educational Leadership, 2000, 58 (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6
-
1伊文婷.师范生教师职业信仰的现状、原因与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2(4):46-49. 被引量:30
-
2刘磊,傅维利,董光恒.关于“新课改”中教师压力的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3):64-68. 被引量:37
-
3王文海.制度视角下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18(4):73-75. 被引量:1
-
4王沛,陈淑娟.中小学教师工作胜任特征模型的初步建构[J].心理科学,2008,31(4):832-835. 被引量:20
-
5徐红.教育公平视野下“流动借读生”教育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6):24-28. 被引量:2
-
6孙炳海,蔡志良,申继亮.“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要求的集中体现——基于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的排序分析[J].中国教师,2010(3):23-25. 被引量:8
-
7任强,郑信军.教师眼中的教学伦理是什么?——基于305名教师教学伦理公众观的调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1(4):57-60. 被引量:4
-
8杨丽君.从内隐性窥探高校教师的师德观[J].经济研究导刊,2012(36):282-283.
-
9王婷霞,张瑞.论新时期西部不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3(46):29-30. 被引量:1
-
10杨俊生,王磊.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心理压力来源统计分析[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5(3):57-60. 被引量:7
-
1赵建军,郑利群,胡铂.谈师德建设和育人[J].教育探索,2007(8):101-102. 被引量:2
-
2陶杰茹.新课改下的班主任工作浅谈[J].课外语文(下),2013(11):167-167.
-
3雷国华.强化师德建设 提高育人水平[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2(3):126-127.
-
4何东兴.师德建设重在“五业”教育[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6(4):42-43.
-
5本刊编辑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天津教育,2014(8):1-1. 被引量:1
-
6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J].基础教育参考,2014,5(11):77-77. 被引量:8
-
7王增奎.进行师德教育 提高育人水平[J].西宁教研,2001(6):23-23.
-
8许红峰.抓好师德教育 提高育人水平[J].政法论丛,1998(3):3-6.
-
9赵林.做好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要有“八心”[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15,0(4):37-38.
-
10王善武.课堂教学中“导语”的魅力[J].活力,2011(21):4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