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农林间作研究综述
被引量:
6
A summary of the study on the intercropping of trees and crops in Chin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对中国农林间作的成就作了回顾 ,并概括为小气候效益研究、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研究、生物量和物质循环研究及生理学响应和相互作用研究等几方面 ;
作者
王颖
袁玉欣
裴保华
张世联
机构地区
河北农业大学
保定市林科所
出处
《河北林业科技》
2001年第4期18-22,共5页
Journal of Hebei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农林间作
小气候效应
作物产量
生物量
物质循环
生理学响应
分类号
S344.2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S181 [农业科学—农艺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9
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249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9
参考文献
42
1
裴保华,贾渝彬,王文全,袁玉欣,张振江.
杨农间作田的光强和土壤水分状况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8,21(2):28-33.
被引量:32
2
熊文愈等主编..中国农林复合经营研究与实践[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75.
3
王广钦 徐文波 等.农桐间作与作物产量[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83,(1):29-37.
被引量:9
4
王汉杰.
混农林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光能分布[J]
.生态学杂志,1991,10(1):27-32.
被引量:39
5
杨修.农桐间作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86,20(4):485-509.
被引量:3
6
陆光明,马秀玲,周厚德,徐祝龄,宋兆民,孟平,刘亚民,龚洪柱.
农林复合系统中农田蒸散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J]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2,18(4):409-415.
被引量:23
7
沈国舫.国土整治中的森林和树木[J].世界林业研究,1992,5(1):10-15.
被引量:1
8
李文华 等.中国农业复合经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被引量:1
9
王汉杰.池杉、稻麦间作田中光照条件初步分析[J].南京林学院学报,1984,(1):147-156.
被引量:1
10
宋兆民 等.农田防护林遮光模式的研究[J].泡桐,1987,(2):58-66.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59
1
张大勇,赵松岭,张鹏云,陈庆诚.
青杄林恢复演替过程中的邻体竞争效应及邻体干扰指数的改进模型[J]
.生态学报,1989,9(1):52-58.
被引量:55
2
裴保华,彭伟秀,张东林.
富贵草耐阴性的研究[J]
.河北林学院学报,1994,9(3):205-209.
被引量:23
3
袁玉欣.
生存与发展的结合——混农林业的崛起[J]
.生态农业研究,1994,2(2):20-24.
被引量:21
4
于国华,苘辉民,罗文熹.
不同光照强度对西洋参光合特性、营养成分和产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1994,5(1):57-61.
被引量:33
5
郭树华,安淑萍,陈志刚,葛文光.
林农间作模式经济效益评价初探[J]
.林业经济,1995(1):56-66.
被引量:6
6
刘建栋,傅抱璞,卢其尧,刘黎平.
人工林内太阳总辐射动态模拟的研究[J]
.中国农业气象,1996,17(5):28-30.
被引量:2
7
裴保华,郭进起,张素菊.
“741杨”扦插苗耐阴性的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1996,20(3):272-278.
被引量:14
8
刘建栋,傅抱璞.
光胁地条件下油菜产量及其生产潜力的研究[J]
.中国农业气象,1996,17(2):22-25.
被引量:2
9
周允华,周智泉,张晓杰.
农果复合系统光热资源有效利用Ⅱ.行栽果树条件下农田光照图象[J]
.中国农业气象,1997,18(1):1-4.
被引量:5
10
庄晚芳,茶树生理,1984年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49
1
郑定华,黄坚雄,潘剑,袁淑娜,桂青,李娟,陈俊明,王秀全.
不同郁闭度橡胶园间作绞股蓝的生长、产量及药材品质研究[J]
.中药材,2021,44(5):1058-1064.
被引量:5
2
蔺飞阳,王利明,许秀春,杜艾芳,孟凡乔.
华北地区冬小麦生产中磷素利用特征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3):23-29.
被引量:5
3
徐琪.
土地资源利用保护与农业生态建设[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1(1):71-75.
被引量:1
4
张文锦,陈常颂,张应根,张方舟,梁月荣,陈荣冰.
遮荫对夏暑乌龙茶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报告(续)——茶园遮荫生态效应研究[J]
.茶叶科学技术,2004(2):15-18.
被引量:5
5
史晓丽,郭小平,毕华兴,李永红.
晋西果农间作光竞争及产量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31(S2):115-118.
被引量:13
6
苏宝林,马秀玲,陆光明.
晚熟品种早播旱育对开发北方单季稻产量潜力作用的研究 Ⅱ.不同播期的物质生产特点[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2(S1):79-86.
7
范志平,曾德慧,朱教君,沙建国,姜凤岐.
林网内作物光合作用生理生态过程特征[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1):189-192.
被引量:9
8
张劲松,孟平,宋兆民,高峻.
我国平原农区复合农林业小气候效应研究概述[J]
.中国农业气象,2004,25(3):52-55.
被引量:26
9
杨成华,张晓珊.
坡耕地混农林滞留型防护林的设计和营造[J]
.贵州林业科技,1993,21(4):22-25.
10
张应根,陈常颂,张方舟,张文锦.
遮荫对夏暑乌龙茶叶片状态的影响[J]
.茶叶科学技术,2004(3):11-13.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42
1
陈秀梅.
濮阳县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思考[J]
.河南农业,2007(24):16-16.
被引量:1
2
徐维坤,杨雄鹰,胡勤奋,史迎寅,黄胜利.
沿海平原南方型杨树生长特性[J]
.浙江林学院学报,1995,12(4):367-373.
被引量:4
3
刘勇.
推行“桑粮牧”种养模式 促进蚕桑效益提高[J]
.广西蚕业,2005,42(4):40-42.
被引量:2
4
李玉峰,邹应庆,杨永健.
提高桑园产出模式的研究[J]
.中国蚕业,2006,27(1):17-18.
被引量:2
5
范国明.
桑园间作的设计与应用[J]
.中国蚕业,2006,27(1):38-40.
被引量:11
6
赵学恭,邹大林.
怀柔:构筑北京重要生态屏障[J]
.中国林业,2006(03A):30-30.
被引量:1
7
顾延雄,周庆林,商胜才.
阜新地区林下经济开发造林技术模式及经济效益分析[J]
.防护林科技,2006,19(3):71-72.
被引量:3
8
严相顺.
谈桑园间作的基本原则[J]
.蚕桑通报,1996,27(4):49-49.
被引量:2
9
冯爱丽,周建刚.
蚕业经营模式及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J]
.中国蚕业,2007,28(1):50-51.
被引量:11
10
陈汉文.
推广桑园立体套作经济效益高[J]
.广西蚕业,2007,44(2):64-6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6
1
姜岳忠,刘盛芳,马履一,马玲,姜承平.
毛白杨幼林间作效应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8(3):81-85.
被引量:12
2
郑璐,王金贵,胡万金,郑颖.
辽西地区不同间种作物对杨树幼林生长量的影响浅析[J]
.科技信息,2009(3):362-362.
被引量:4
3
顾明干,李建平,韩杰峰,汪友良,王保松.
江苏沿海地区杨树人工林产量现状及其转化效益[J]
.江苏林业科技,2010,37(5):18-21.
4
袁顺全,王锐,韩洁,张俊峰,李鹏,马兴,曹婧.
适合生态涵养区农业发展的林下经济模式*——以北京市怀柔区为例[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10,16(11):26-29.
被引量:23
5
李勇,邓文,胡兴明,叶楚华.
桑园立体种植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J]
.北方蚕业,2011,32(1):5-8.
被引量:3
6
孙红召,李林,杨齐,周晶晶.
内黄县枣农间作模式效益分析[J]
.河南林业科技,2013,33(2):25-27.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49
1
杜雄,窦铁岭,冯丽肖,张维宏,张立峰.
华北农牧交错带退耕区榆树幼林-南瓜间作的农田生态效应[J]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9):2710-2719.
被引量:5
2
尹飞,熊瑛,李友军,付国占.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特征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2009,38(2):16-20.
被引量:11
3
张颖,孙向阳,康向阳.
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叶片养分含量的季节变化[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2):37-42.
被引量:2
4
张朴仙,赵一鹤,廖声熙.
栽培措施对湖桑生长和桑叶产量的影响[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5(3):393-397.
被引量:2
5
DU Xiong,DOU Tie-ling,FENG Li-xiao,ZHANG Wei-hong,ZHANG Li-feng.
The Ecological Effects of Young Elm Trees Belt-Pumpkin Strip Intercropping System at the Agro-Pastoral Ecotone in Northern China[J]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10,9(8):1183-1193.
被引量:4
6
翟明普.
关于林下经济若干问题的思考[J]
.林产工业,2011,38(3):47-49.
被引量:144
7
戴俊骋,徐建伟,张维海.
水源生态涵养区的鱼文化产业双螺旋发展模式——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J]
.中国渔业经济,2011,29(4):30-35.
被引量:3
8
李传华,王宜强,黄跃东.
福建省山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析——以建阳市为例[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11,23(3):45-48.
9
丁国龙,谭著明,申爱荣.
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及优劣分析[J]
.湖南林业科技,2013,40(2):52-55.
被引量:65
10
王宗星,冯博杰,高智慧,高立旦,虞木奎.
关于林下经济发展的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2013,54(4):389-393.
被引量:68
1
张波,梁永超,褚贵新,危常州,冶军,马腾飞,李志强.
小麦幼苗对氧乐果胁迫的生理学响应[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16(6):1387-1393.
被引量:3
2
刘海霞,李晓燕,李连国,王利军,李绍华.
葡萄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学响应研究进展[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2):68-70.
被引量:13
3
孙秀华,孙亚杰,张春山,白金铠,宋佐衡,陈捷.
玉米茎腐病病原菌相互作用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2,23(2):93-96.
被引量:4
4
韩业辉,王冰雪,宋秀丽,陆杰,郑旭,王俊强,孙培元.
干旱胁迫下不同玉米品种的生化指标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1):33-35.
被引量:4
5
唐玉婧,马猛,邓西平,唐春强,邓荣,杨淑慎.
干旱胁迫下小麦抗旱能力与其根系特征间的关系[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4):48-54.
被引量:18
6
刘刚.
我国植物氮铝相互作用研究取得新进展[J]
.农药市场信息,2012(29):37-37.
7
我国植物氮铝相互作用研究取得新进展[J]
.农化市场十日讯,2012(35):29-29.
8
李兴涛,曹萍,王伟,李春红,王晓光,曹敏建.
不同耐性大豆品种叶片对低钾胁迫的生理响应[J]
.大豆科学,2010,29(6):964-966.
被引量:5
9
黄瑞荣,何月秋,文艳华,曾小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与白叶枯病菌在稻叶上的相互作用研究[J]
.江西农业科技,1996(4):33-34.
被引量:3
10
丁雪,栾胜基.
农业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1):3450-3452.
被引量:4
河北林业科技
200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