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1-13,共3页
Shanghai Finance
同被引文献33
-
1杨咸月,何光辉.城市群与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整合[J].上海经济研究,2005,17(1):3-8. 被引量:7
-
2易宪容.金融市场基础性制度改革与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2):4-9. 被引量:3
-
3段晋丽.赫德与中国近代海关制度的确立[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113-115. 被引量:2
-
4徐国富.赫德时期中国近代海关俸禄制及其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7(4):111-112. 被引量:1
-
5方星海.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不是梦[N].上海证券报,2003-06-04(1). 被引量:1
-
6肖林.聚焦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五大突破[N].国际金融报,2003—09—01(1). 被引量:1
-
7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远期结售汇业务暂行管理办法[S].1997-1-18. 被引量:1
-
8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办理6个月远期结售汇业务的批复[R].1999-3-19. 被引量:1
-
9李炎.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N].国际金融报,2000-9-7. 被引量:1
-
10鲁国强.深圳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的历程、特征和问题[J].经济论坛,2008(5):30-3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4
-
1石建勋,张鑫.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劣势与对策方案[J].财经问题研究,2005(7):60-63. 被引量:5
-
2杨剑波,庞怀林,黄超群.硝磺酮的合成与除草效果[J].山东农药信息,2006(12):19-20.
-
3孙新荣,陈坚.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条件分析和思路探讨[J].金融论坛,2002,7(4):22-28. 被引量:5
-
4张尔升,沈迪波.基于自由贸易港视域下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建设研究[J].经济论坛,2021(5):72-8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1
-
1俞海怡.金融改革和重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J].现代商业,2007(02X):24-26. 被引量:1
-
2秦祖涛,许学军.后危机时代上海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SWOT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23):200-202.
-
3李靖华,庞学卿,丁生娟.中英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的比较分析:基于创新障碍数据[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4):7-12. 被引量:6
-
4王世潜,姚仲谦,王琦,邹南昌.钢桥油饰防锈工艺初探[J].中国市政工程,2000(1):32-33.
-
5刘忠.新兴经济体金融中心城市金融服务满意度的比较[J].统计与决策,2016,32(2):172-175.
-
6王睿姣.基于金融地理学的我国金融中心建设研究[J].北方经贸,2021(3):119-121.
-
7殷凤,陈允宏.浦东构建离岸金融体系的重点举措与风险防范策略[J].科学发展,2021(11):49-55. 被引量:4
-
8马长有.创新:中国银行业应对入世挑战与时俱进的战略选择[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4):36-40.
-
9郑明川,包万根,蒋建华.论我国的金融创新及其风险管理[J].商业研究,2003(20):104-106. 被引量:2
-
10钱晔.我国银行业实现创新与监管“双赢”的模式探讨[J].金融论坛,2003,8(12):16-20. 被引量:1
-
1陶冬.在去杠杆的环境下[J].新财富,2014(3):24-24.
-
2杨菡.对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发展的几点思考[J].西安金融,2006(5):58-59. 被引量:6
-
3黄莺,江涌.UBOR案引发国际金融定价权的角力[J].国有资产管理,2013(5):58-62.
-
4坚持开创性、坚韧性、操作性的统一 积极推进本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陈良宇同志到秘书处第一党小组过专题组织生活[J].上海机关动态,2001(3):4-5.
-
5韩松.万亿美元问题:美联储换帅玄机[J].当代金融家,2013(9):129-132.
-
6陶俊洁,赵晓辉.新股开闸使股市再度承压[J].金融世界,2014,0(7):24-25.
-
7孙晶岩.从美国大农业看金融创新[J].中国发展观察,2014(8):19-21.
-
8英国发行欧洲第一支人民币市场基金[J].时代金融,2015(4):60-60.
-
92005年三季度“中国票据”网运行情况[J].中国货币市场,2005(11):68-68.
-
10王大川.构建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预警体系的思路[J].黑龙江金融,2008(5):5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