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25-29,共5页
Educational Research
共引文献8
-
1刘爱云.教学方法变革的阻抗因素及其调控策略[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3(3):119-120.
-
2杨启亮.教学的教育性与教育的教学性[J].教育研究,2008,29(10):21-26. 被引量:40
-
3张建雷.教学方法变革的内在阻力及应对策略刍议[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28(5):20-22.
-
4闫守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论审视——兼谈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江西教育科研,2002(6):20-22. 被引量:6
-
5闫守轩,郭超华.抓住核心了吗:“核心素养热”的冷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4):100-105. 被引量:23
-
6薛猛,牛羽霞.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模式[J].教师教育学报,2019,6(1):50-56. 被引量:10
-
7闫守轩,张铭芳.从“素养关怀”到“教学关怀”:教学改革的回归与深化[J].课程.教材.教法,2019,0(5):64-69. 被引量:7
-
8严仲连.超越困境:关于教学目的的反思[J].江苏高教,2004(1):72-7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93
-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5(7). 被引量:4
-
2王红,王东桥,孙鲁.论养成锻炼习惯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4):540-541. 被引量:73
-
3杨骞.素质教育观下的数学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1997,17(4):13-16. 被引量:12
-
4吴康宁,程晓樵,吴永军,刘云杉.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J].教育研究,1997,18(2):64-71. 被引量:154
-
5张同善.学校教育应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J].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0(1):3-9. 被引量:1
-
6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18(9):3-8. 被引量:2836
-
7孙亚玲,傅淳.教学理念辨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4):133-136. 被引量:112
-
8段作章.课程改革与教学模式转变[J].教育研究,2004,25(6):67-71. 被引量:81
-
9钟启泉,姜美玲.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J].教育研究,2004,25(8):32-36. 被引量:127
-
10南纪稳.结构性课堂教学评价与开放性课堂教学评价探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5(2):24-27.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17
-
1徐文彬.我国义务教育应当坚守的基本信念[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19(3):18-21. 被引量:2
-
2杨骞,陈金萍.论数学教学耦动理论的建构——兼谈数学教学研究的教育学取向[J].数学教育学报,2004,13(4):20-23. 被引量:3
-
3康万栋.基础教育中的教学基础性批判[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6(3):1-3. 被引量:1
-
4孙德芳.反观教学的基础性[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6(10):3-5.
-
5孙德芳.反观教学的基础性[J].教育科学研究,2006(11):12-14.
-
6关文信.创新性教学课堂境界的构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22(12):59-61.
-
7陈姿诗.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的瓶颈问题[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1(2):198-200. 被引量:14
-
8李金云.课堂教学改革研究30年:回顾与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4):46-60. 被引量:19
-
9吴亮奎.书院精神之合理性及其对新课改的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22(1):15-17.
-
10陈晓利,游贵兵,高卫民,郝宏钟.“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探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5):78-8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77
-
1杨碧娟.构建单元教学模式,感知数学整体之美[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1(5):34-35.
-
2裴浩泽.乐学教学融入体育课程的路径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23):19-20.
-
3颜承元.双校耦合制——基础教育改革的突围[J].文教资料,2007(23):156-157.
-
4许彩霞.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启发性教学[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4(6):47-47.
-
5王婧.谈高等学校学生质量评价机制改革[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33):28-29. 被引量:4
-
6赵红梅.对本科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经济学专业基础课为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5(S3):25-29. 被引量:15
-
7徐君.教师参与:课程领导的应有之举[J].课程.教材.教法,2004,24(12):12-16. 被引量:10
-
8刘革平,黄智兴,邱玉辉.基于数据挖掘的远程学习过程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化教育研究,2005,26(7):67-69. 被引量:14
-
9闻兰,丁庆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评价内容[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4):77-80. 被引量:26
-
10杨磊.专科学校文科考试改革的一种尝试——以文山师专《中国近代史》课程考试改革为例[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3):263-265. 被引量:4
-
1田常林.初中物理力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32(3). 被引量:7
-
2朱亚荣,谭景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吉林教育(综合),2015(5X).
-
3李秋春.切实有效地做好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准备工作[J].学苑教育,2012(16):78-79.
-
4时光锋,李向东.导入新课的艺术[J].现代教育,2003(8):30-30.
-
5杨翠华.语文课导语例说[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1998,24(5):105-106.
-
6张静疆.幼儿园有效教学的准备与组织[J].学周刊(下旬),2011(12):33-33.
-
7姚时聪.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策略[J].才智,2015(15). 被引量:1
-
8刘春花.浅谈地理课堂中的有效教学——以《黄河的治理》为例[J].名师在线,2016(10):42-43.
-
9张小领.浅谈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J].学周刊(上旬),2012(10):170-170.
-
10郭业勇.创新教育如何深入课堂教学[J].才智,2012,0(5):65-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