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0-57,共8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5
-
1刘少雪,杨林.我国工程师职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5):35-38. 被引量:10
-
2靳萍,彭正洪.基于工程图学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144-146. 被引量:10
-
3宋丁全.关于实施创新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0,18(2):23-24. 被引量:1
-
4杨杏芳.大学素质教育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江苏高教,2000(5):76-78. 被引量:7
-
5王秀平,孙亮,隋仲坤.建构主义学习观对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1(7):87-88.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4
-
1陶燕丽.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与人力资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3(3):4-5.
-
2李孝弟.论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32(5):130-132. 被引量:2
-
3丁建梅,尼妹丽,马大国.基于工程图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10):49-51. 被引量:1
-
4徐静.创新人才培养与课堂教学改革[J].皖西学院学报,2003,19(4):129-13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4
-
1薛红艳,吴晓旭.构建有机化学目标型课堂教学模式[J].高师理科学刊,2007,27(1):64-66. 被引量:3
-
2吴伟丰.“比较”促“成效”——化学比较思维的培养[J].化学教与学,2017(7):28-31.
-
3崔帆.项目驱动法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竞赛中的应用研究——以娄山关文创产品设计大赛为例[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40(6):113-115.
-
4薛盼,王坤,王娅,林淑敏,王艳,王冬梅,胡登卫,冯国栋,赵卫星.化学创造性探究教学指向学生的高阶思维培养[J].山东化工,2021,50(6):237-239. 被引量:2
-
1谭业庭,王新.论知识经济与高等院校创造性人才培养[J].教育探索,2000(4):10-11. 被引量:16
-
2贾啸宇.计算机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商情,2012(11):62-62.
-
3王爱华.浅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4(2):55-55. 被引量:2
-
4吴兴华.思想政治教育与创造性人才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9(8):22-25. 被引量:1
-
5蔡峋.创造性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1,21(5):83-84. 被引量:2
-
6杨艳.作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教研版),2010(3):60-60.
-
7陈三鹏.试论师范院校的创新教育问题[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20(1):106-110. 被引量:1
-
8寿达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培养创造性人才[J].安徽科技与企业,2000(4):19-20.
-
9姜杰.辅导员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浅谈[J].科教导刊,2011(34):166-166. 被引量:1
-
10高淑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3(3):1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