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存在问题的诊断与分析——访著名社会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会长陆学艺教授
被引量:4
出处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共4页
Chinese Cadres Tribune
同被引文献22
-
1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1994(2):47-62. 被引量:863
-
2程延园.招聘如何向国际劳工标准靠拢[J].劳动保障世界,2002,0(2):21-21. 被引量:1
-
3陈锡文.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和农村政策[J].改革,2004(3):5-11. 被引量:56
-
4王东进,戴光前,钟启权,张常韧.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J].中国社会发展战略,2004(3):2-6. 被引量:10
-
5崔传义.适应农民进城 调整城乡关系——对进京农民工问题的调查[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6):20-22. 被引量:7
-
6吴忠民.关于程序公正的几个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6(4):108-113. 被引量:14
-
7肖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J].理论前沿,2001(20):22-22. 被引量:1
-
8吴忠民.和谐社会与中国改革新阶段[J].学海,2005(1):48-52. 被引量:12
-
9汪亭友.当代中国农民利益流失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1):19-23. 被引量:4
-
10陆学艺,王春光.为农村乡镇干部说几句话[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1(10):15-17.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54
-
1刘振江,于凤志,孟淑贤.辽宁主要社会群体弱势化问题研究[J].大连干部学刊,2008,24(2):14-18.
-
2黄炯.农民角色的冲突及其调适[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3,14(3):58-61.
-
3高红,刘凯政.社会质量理论视域下中国包容性社会建设的政策构建[J].学习与实践,2011(2):98-103. 被引量:15
-
4何跃,谢辉,张波.三峡库区城镇移民与社会资源的配置机制[J].重庆社会科学,2008(2):77-80. 被引量:1
-
5吴忠民.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趋向问题研究[J].东岳论丛,2006,27(2):5-31. 被引量:41
-
6尹戟.乡村旅游中的农民阶层分化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8(7):7-11. 被引量:10
-
7王思斌.我国社会政策的弱势性及其转变[J].学海,2006(6):25-30. 被引量:41
-
8马用浩.社会政策与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J].求实,2007(1):56-59. 被引量:3
-
9吴忠民.社会公正研究的现状及趋向——近年来国内学术界社会公正研究述评[J].学术界,2007(2):7-24. 被引量:15
-
10萧今.社会分层和弱势群体的继续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5(3):63-76. 被引量:10
-
1葛云伦.浅论减少农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4(2):39-42.
-
2吴永新.加快我区农牧业经济发展的思考[J].内蒙古工作,2003(11):12-13.
-
3许经勇.解析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成因[J].调研世界,2009(9):3-6. 被引量:8
-
4宋圭武.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J].人民论坛,2007(2):19-19.
-
5赵家国.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8(8):92-93. 被引量:1
-
6刘维斯.农村土地流转贵在探索[J].中国土地,2008(11):39-39.
-
7毛.中国农村存在问题的诊断与分析[J].重庆社科文汇,2001(7):83-83.
-
8本刊编辑部.开创“三农”工作新天地[J].衡阳通讯,2005,0(4):1-1.
-
9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经济分会第六届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经济学术委员会委员选荐通知[J].建筑经济,2009,30(S2):2-2.
-
10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经济分会第六届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经济学术委员会委员选荐通知[J].建筑经济,2009,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