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寻觅、探索和拓展(下)——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被引量:1
Seeking, Probing and Expanding the Way to China's Modernization(Ⅱ)
出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47-53,共7页
Journal of Beijing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共引文献132
-
1陈晓辉.浅析我国公安机关的新闻发言人制度[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S1):139-140. 被引量:1
-
2赖锴.试论行政调查的程序制度[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2):117-118.
-
3苑军辉,李福臻.论公众知情权与侦查工作透明化[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7(5):47-50.
-
4孟桂荣.网络治理视域下公民信息获取权实现问题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4):34-36. 被引量:1
-
5李桂茂,邹建章,张国吉.论法律监督权[J].新疆社会科学,1996(6):67-70.
-
6李桂茂,邹建章,张国吉.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立法的缺陷与完善[J].法学,1996(8):24-26. 被引量:9
-
7唐文胜.论侦查阶段被害人的知情权[J].公安研究,2008,0(8):45-53. 被引量:4
-
8陈维旭.浅析政府信息公开的法理基础[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51-52. 被引量:3
-
9李晓光,赵峰.公民知情权的宪法学思考[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3(1):61-65. 被引量:3
-
10张铁根.证券交易中中小股东知情权的保护与民事法律救济[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6(3):69-7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29
-
1余曙光,彭承福.略论毛泽东邓小平的中国现代化理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4):22-25. 被引量:5
-
2董江永,廖伟.论从毛泽东到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三个走向[J].社科纵横,2001,16(3):4-6. 被引量:1
-
3曹普.三代领导核心与中国现代化[J].党的文献,1999(5):35-41. 被引量:5
-
4周春明,万伯平.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构想与创造性实践[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8(2):14-17. 被引量:1
-
5文勇.现代化的逻辑:对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宏观分析[J].社会科学,1998(7):6-10. 被引量:3
-
6夏振坤,张艳国.邓小平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确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2(4):2-7. 被引量:2
-
7李君如.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追求和探索[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9(1):17-24. 被引量:4
-
8姚永利,伍启杰.毛泽东与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J].北方论丛,1999(1):17-20. 被引量:4
-
9傅义强.邓小平论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结合[J].理论与现代化,1998(2):7-9. 被引量:2
-
10胡宇.论邓小平中国社会现代化思想[J].理论与现代化,1998(8):11-13. 被引量:2
-
1李葆珍.如何理解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J].教学与研究,1999(8):70-72.
-
2俞德鹏.刘易斯模型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1997,13(1):15-20. 被引量:1
-
3李晓文.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96(1):4-6.
-
4宋萌荣.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中国现代化道路[J].大连干部学刊,1999,15(3):4-7.
-
5谷桂林,周毅.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的内在规律及外部形式[J].山西财税,1991(4):8-11.
-
6陈万志.科学发展——中国的路径选择[J].群言,2008(8):11-13.
-
7王梦奎.经济发展 社会和谐 体制保障[J].广东经济,2006(1):11-18. 被引量:1
-
8关夏.邓小平的“富民”思想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成功选择[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1(12):102-103.
-
9张宏岩.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模式看“三个代表”的时代精神[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2,18(2):77-79.
-
10王梦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体制保障[J].求是,2006(4):14-17.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