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学情、关注学法的数学公式课设计——“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教学及反思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一课可谓是数学公式课中的经典课.它的经典不仅在于它是连接三角函数定义与三角公式学习的桥梁,更在于对它的教学处理让无数教师"竞折腰".点击"中国知网",关于它的教研文献成百上千,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近期,笔者所在备课组以"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一课为载体开展了"基于学情、关注学法"的主题教研活动.笔者根据此主题进行了教学设计,经过集体研讨,多轮磨课,取得了较好的教研效果.本文则是对该过程的记录与反思,敬请广大同行指正.
作者
高洪武
机构地区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出处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
2014年第5期6-10,共5页
关键词
余弦公式
数学公式
角差
经典课
函数定义
备课组
中国知网
化归
记忆方法
文则
分类号
G633.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4
1
张小明,汪晓勤.
两角和差的三角公式推导一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实例研究[J]
.数学教学,2007(2):42-44.
被引量:5
2
胡小莉.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教学设计[J]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09(7):47-49.
被引量:4
3
杨育池.
多一点精心预设 融一份动态生成——《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教学设计[J]
.数学通报,2009,48(11):34-38.
被引量:6
4
臧立本.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教学实录与反思[J]
.中学数学月刊,2010(4):5-7.
被引量:5
5
朱胜强.
两角和差余弦公式的探究性教学[J]
.数学通报,2013,52(9):49-50.
被引量:2
6
陈清华,徐章韬.
既基于历史,又与时俱进——高观点下的“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教学设计[J]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3(9):28-31.
被引量:5
7
李杰平.
让课堂生成变得更高效——以“两角差余弦公式”的教学为例[J]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3(12):26-28.
被引量:1
8
张海强.
基于数学史的“两角和与差的余弦”的教学设计[J]
.数学通讯(教师阅读),2014(6):14-17.
被引量:5
9
魏韧.
追求自然朴实的数学教学——以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教学为例[J]
.数学通报,2014,53(11):16-18.
被引量:9
10
吕兆勇.
追求自然、发展的探究式教学——以“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教学为例[J]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5,0(4):29-3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张益明,丁倩文.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从历史中找价值、看证明[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8(6):33-38.
被引量:6
2
张诗奥,吴艳秋,杜祥林.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教学设计[J]
.三峡高教研究,2019,0(1):67-69.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黄美玲,韦宏.
将数学史融入锐角三角函数概念课的教学设计[J]
.智库时代,2019(23):164-165.
被引量:1
2
黄慧军.
挖掘数学文化 提升数学素养——基于两堂“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课的评析与反思[J]
.中学教研(数学版),2019,0(7):4-6.
被引量:2
3
马艳荣,汪晓勤.
HPM视角下“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课例研究[J]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0,0(3):8-12.
被引量:1
4
韩嘉业,汪晓勤.
高中HPM课例中的微视频研究[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0(11):10-15.
被引量:1
5
李多猛,张刚.
注重知识产生过程 提升逻辑推理能力--由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及其应用引发的教学思考[J]
.数学通讯,2022(10):22-25.
6
夏继平.
让学习有必要,让学生想得到——“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教学难点突破[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3(11):58-64.
被引量:1
1
郭树林,杨林军,马忠德.
谨防课堂教学中的“假探究”——以“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教学为例[J]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08,0(11):16-18.
被引量:1
2
郑怀安.
创设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应用——浅谈高中数学《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教学[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12):104-105.
被引量:1
3
楼可飞.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第一课时说课稿[J]
.高中数学教与学,2014,0(11X):28-30.
4
胡爱芬.
引导自主探究 发展思维能力——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教学案例[J]
.基础教育论坛,2010(3):33-35.
5
董建德.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认知起点、本质分析及教学建议[J]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上半月),2015,0(2):6-8.
6
杨育池.
多一点精心预设 融一份动态生成——《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教学设计[J]
.数学通报,2009,48(11):34-38.
被引量:6
7
邢玮.
“两角差的余弦”教学案例[J]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08,0(4):8-10.
8
邱芳忠.
活用“1”的代换解题[J]
.新课程(中学),2015,0(10):103-103.
9
李永平.
培养探究意识,提高探究能力——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教学案例[J]
.高中数学教与学,2004(11):3-5.
被引量:2
10
夏俊.
一堂市级赛课的设计和反思[J]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2015,0(11):53-53.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
201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