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不容否定,但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并偏离受教育者生活的实际,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应时代而生,它一方面承认受教育者的独立主体地位,一方面承认受教育者与教育者构成的复合主体地位。主体间性思想的指导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巨大的变化,促进社会的发展。
作者
何静
苏聪
机构地区
西华师范大学
出处
《神州》
2013年第32期152-153,共2页
关键词
主体间性
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效能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4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P51.
被引量:1
2
冯建军.
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5(1):115-121.
被引量:219
3
宋义明.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问题研究[J]
.理论与改革,2007(1):137-141.
被引量:25
4
任丽萍.
提倡探究式学习方式 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J]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1):12-13.
被引量:2
5
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P127.
被引量:1
6
周家荣.
以人为本: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兼论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对主体间性哲学观的引领[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7(5):13-16.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衣俊卿.
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J]
.哲学研究,1992(10):30-36.
被引量:56
2
冯建军.
以主体间性重构教育过程[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86-90.
被引量:85
3
小威廉姆E 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21.
被引量:45
4
郭湛.主体性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253.
被引量:69
5
尾关周二.共生的理想:现代交往与共生、共同的思想[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被引量:3
6
[美]大卫·雷·格里芬 王成兵译.后现代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27.
被引量:77
7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5..
被引量:9
8
霍埃.批评的循环[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被引量:10
9
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8.
被引量:7
10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99..
被引量:228
共引文献
249
1
汪小亚.
主体间性理论下“微超”视频口语多模态教学模式研究[J]
.学园,2019,0(13):35-37.
2
陈存志,刘苹.
论新型主体间性师生关系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构建[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S1):284-285.
被引量:4
3
万进.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高校图书馆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J]
.科技信息,2008(24).
被引量:1
4
严红艳.
以主体间性视角构建和谐的职业教育师生关系[J]
.农业网络信息,2012(12):141-143.
被引量:1
5
徐凤萍.
小班化班级文化的建构与学生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J]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2(11):73-74.
6
陈丹雄,陈海红.
我国近十年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S2):173-175.
被引量:1
7
朱春发.
英语语言学导论课程的研究型教学[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17(5):119-122.
被引量:11
8
李建生.
基于主体间性看远程教学交互[J]
.中国远程教育,2006(10S):23-26.
被引量:2
9
康丽颖.
论反思的教育实践者[J]
.中国教育学刊,2006(11):1-4.
被引量:7
10
康丽颖,刘秀江,李莉.
反思与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J]
.课程.教材.教法,2007,27(2):78-82.
被引量:11
1
高克华.
浅析校本教研中教师的成长问题及对策[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6,0(39):223-223.
2
陈世滨.
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亚状态”[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7(8):5-7.
3
张坤,居峰.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
.前沿,2014(3):47-48.
被引量:1
4
周丽华.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及途径分析[J]
.职业时空,2009,5(1):99-100.
被引量:3
5
林良盛.
自媒体视域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转向[J]
.教育评论,2017(2):100-104.
被引量:1
6
陈世滨.
走出教师专业成长的“亚状态”——校本教研三大核心要素的实践反思[J]
.今日教育,2007(09S):30-31.
7
张晓琳.
网络媒介视阈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4,31(3):110-112.
被引量:1
8
高玉梅.
主体间性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启示及运用[J]
.文教资料,2012(16):178-179.
9
陈世滨.
教师专业成长:“三亚状态”——校本教研三大核心要素的实践反思[J]
.新课程研究(下旬),2007(7):5-6.
10
肖建奇.
浅谈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J]
.科教导刊,2013(31):102-102.
神州
2013年 第3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