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Rap)对肾缺血再灌注(I/R)的保护机制。方法 9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Sham组)、肾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和雷帕霉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组(Rap+I/R组)。除Sham组外,Rap+I/R组术前30 min及术后每天给予0.5 mL雷帕霉素和生理盐水混悬液(1 mg∶10 mL)灌胃,I/R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TNF-α、IL-6、IL-8和IL-10,同时常规检测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肾脏标本分别做MPO染色观察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PAS染色了解肾脏病理改变、TUNEL染色分析凋亡细胞数量、Real-time PCR检测肾脏组织中Fas、Bcl-2的mRNA表达。结果 Rap+I/R组Cr和BUN检测明显低于I/R组(P<0.01)而高于Sham组(P<0.05)。细胞因子TNF-α、IL-6、IL-8在I/R组比Sham组和Rap+I/R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m组和Rap+I/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脏病理比较发现I/R组在中性粒细胞浸润、组织损伤和细胞凋亡最为严重(P<0.01),而Rap+I/R组则轻于I/R组(P<0.05),重于Sham组(P>0.05)。Rap+I/R组的Fas-mRNA表达较I/R组显著下调(P<0.05),Bcl-2 mRNA表达则明显上调。结论雷帕霉素预处理可通过调节炎症因子表达、减轻炎性细胞浸润、抑制细胞凋亡途径,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发挥保护作用。
出处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29-1833,共5页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s20110100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