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西性别观念差异的思考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女性主义研究客观上推进了女性地位的提高和女性意识的强化,但女性主义本身作为西方文化思想运动的一部分,它所提出的倡议与口号始终与中国本土文化之间有着性别观念上的矛盾,而矛盾的源头则来自于中西哲学精神的差异——"道"与"本体论"的根本区别,以及"一体"与"两分"的形态差异。如果不能将女性主义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及文化环境结合起来,女性主义不仅不能实现它本身所试图达到的积极作用,而且还会被社会边缘化甚至被一些境外势力所利用。因此厘清中西性别观念的差异及其背后的哲学根源和思维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这将有助于我们看清目前在中国流行的女性主义观念、口号和"行动"背后的根源,从而摒除一些不符合本土文化精神的概念和逻辑,同时吸收一些符合本土现实需要的思想,以推动女性主义理论在新时期的发展和创新。
作者 王虹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2-116,共5页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基金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2011XWD-B0304)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8. 被引量:6
  • 2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1984:316.
  • 3[美]安乐哲.和而不同:中西哲学的会通[M].温海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79-280,280,262,273,267,263,263,263. 被引量:1
  • 4俞宣孟.本体论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被引量:2
  • 5[澳大利亚]薇尔·普鲁姆德.女性主义与对自然的主宰[M].马天杰,李丽丽译.重庆出版社,2007.42.36. 被引量:1
  • 6[美]田辰山.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M].萧延中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 被引量:1
  • 7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673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6

同被引文献11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