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适应与超越:德育对现代社会的应答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有些人很珍惜古代中国的道德传统,似乎真正的现代中国文明是西方科技与华夏伦理的结晶,他们相当自觉地以继承和光大传统伦理为己任。其实,这不过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
作者
李庆明
机构地区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
出处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9-13,共5页
Educational Research
关键词
现代社会
应答
德育
传统伦理
道德传统
古代中国
西方科技
中国文明
分类号
G171.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62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1
1
李庆明.《教育理论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江苏教育研究》1987年第10期,第3页.
被引量:1
2
余英时.《中国近吐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姜义华等编.《港台及海外学者论中国文化》(下),第262--26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被引量:1
3
列宁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710.
4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第348页,人民出版社,1985年.
被引量:1
5
[美]本尼迫克特.《菊花与刀》中译本.第187-188,246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被引量:1
6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06页.
被引量:59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37页.
被引量:21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上),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86页.
被引量:2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上).第213页.
被引量:1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9,11页.
被引量:148
共引文献
362
1
陈代湘.
外儒内道——中国传统处世智慧[J]
.中州学刊,2004(4):150-153.
被引量:6
2
梅珍生.
论荀子礼学的深度结构[J]
.江汉论坛,2004(8):10-14.
被引量:4
3
崔清田.
论墨子学说的体系与中心[J]
.晋阳学刊,2001(6):66-71.
被引量:3
4
康中乾.
玄学“言意之辩”中的“忘”[J]
.哲学研究,2004(9):50-57.
被引量:5
5
巴新生.
孔子“仁”的泛血缘文化特征及其在先秦儒家仁学史上的地位[J]
.历史教学,2002(6):7-13.
被引量:11
6
金丹元.
关于当下观影之文化背景和审美接受的思考[J]
.电影艺术,2001(3):52-56.
被引量:3
7
高楠.
论“情”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的原创意义[J]
.文学评论,2002(1):126-133.
被引量:7
8
赖功欧.
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的禅道理念[J]
.中国哲学史,2002(4):79-84.
被引量:6
9
李祥林.
中国戏曲和女性文化[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1(1):112-119.
被引量:4
10
张勇.
论《庄子》“环中”的美学意蕴[J]
.文艺理论研究,2005(1):104-10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
1
宋昭勋.
一门新兴学科:媒介教育[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0(2):94-96.
被引量:10
2
郑富兴.
媒介教育和德育相结合是现代德育的新原则[J]
.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15(6):13-14.
被引量:1
3
朱力.
大众传媒与学校德育[J]
.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15(6):15-16.
被引量:1
4
袁玥.
因特网给学校德育带来了什么[J]
.教育科学,2000(3):41-43.
被引量:15
5
王逢贤.
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与社会环境的优化问题[J]
.教育研究,1989,10(8):3-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黄黎明,卢勃.
大众传媒视野中的德育——新时期德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18(8):7-1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俞颖莹.
大众传媒对学校德育的影响[J]
.学理论,2010(25):201-202.
被引量:1
2
陈艺芬.
大众传媒视野下高职德育的挑战与回应刍议[J]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4(4):105-108.
1
全龙福.
《笔和光》[J]
.中外文化交流,2011(6).
2
叶兴艺.
曾国藩与“西学东渐”[J]
.21世纪,2003(3):48-49.
被引量:1
3
手套打电话[J]
.中国企业家,2012(23):33-33.
4
杨瑾.
明代翻译家王徵与外国传教士[J]
.华夏文化,2000(4):58-59.
5
黄韫宏.
文化与科技互动的历史形式和未来趋势[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6):11-14.
被引量:2
6
孟杰.
明末清初传教士来华对西方科技文化的影响[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3,23(4):25-26.
7
赵冬,邢润川.
清末民初中国留日学生的科技活动及其影响[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20(5):67-71.
被引量:3
8
陈橹.
论明清之际士人群体对西方科技的态度及历史影响[J]
.河南社会科学,2003,11(5):6-9.
被引量:1
9
商见期.
专家论评:文化产业看得见摸得着[J]
.职业圈,2006(10):18-19.
10
郭星延.
中华创新文化与文化创新[J]
.现代企业,2015(7):48-49.
教育研究
1989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