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6期30-33,共4页
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共引文献598
-
1汤齐,赵黎明.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25-28. 被引量:4
-
2史玉伟,和丕禅.网络经济与企业组织创新[J].商业研究,2002(20):57-59. 被引量:1
-
3崔文杰.电子商务模式及其经济学分析[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94-97.
-
4李子欣.电子商务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影响[J].经济视角(中),2012(4):30-31. 被引量:2
-
5毛彦妮,程超,曹杰.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管理创新[J].江苏商论,2004(7):38-40. 被引量:10
-
6王玉金.网络经济与我国的产业组织政策研究[J].市场周刊,2008,21(5):56-57.
-
7吴学琴.正确评价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影响[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1):73-77. 被引量:5
-
8张伟年.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J].经济管理,2004,30(15):38-40.
-
9李根亮.论《红楼梦》受众的接受动机和行为特点[J].红楼梦学刊,2004(3):261-272. 被引量:1
-
10刘凤义.关于农业经济网络化的理论思考[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4):48-5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92
-
1翟振明.虚拟实在与自然实在的本体论对等性[J].哲学研究,2001(6):62-71. 被引量:54
-
2周光辉,周笑梅.互联网对国家的冲击与国家的回应[J].政治学研究,2001(2):37-46. 被引量:58
-
3林明.对网络时代的人文思考[J].探求,2001(3):60-62. 被引量:2
-
4李玉萍.试论网络穿越小说的游戏性特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S3):87-89. 被引量:4
-
5戴黍.网络伦理:现状与前景[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7-12. 被引量:41
-
6胡心智.信息网络技术的哲学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50(5):28-31. 被引量:15
-
7孙伟平,贾旭东.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J].哲学研究,1998(8):10-16. 被引量:99
-
8金吾伦.信息高速公路与文化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1997(1):4-15. 被引量:84
-
9李玉萍.试论网络穿越小说的“虚拟性”审美特质[J].小说评论,2011(S2):66-70. 被引量:3
-
10严耕,陆俊.电子信息网络中的“国家”观念──评关于信息社会的“超国家主义”观[J].哲学研究,1997(10):16-2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14
-
1周甄武,余洁平.论实践在虚拟性上的分化与融通[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3):8-11. 被引量:8
-
2黄红煜.虚拟实践的哲学新探[J].甘肃理论学刊,2006(1):58-59. 被引量:1
-
3屠春友.思维方式的虚拟性转换及其意义[J].哲学动态,2006(7):30-33. 被引量:3
-
4路献琴.虚拟性实践的价值探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1):34-36.
-
5孙畅鸿.数字化时代“虚拟”探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8):76-79.
-
6刘丛丛.虚拟实践:实践的虚拟化与实践的新形式[J].学理论,2010(19):64-65. 被引量:1
-
7吴洪凯,赵丽欣.虚拟实践的哲学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2010(22):58-62.
-
8虢美妮.赛博空间(Cyberspace)自由的虚实共生性及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2,31(17):155-156.
-
9应申,侯思远,陈业滨,苏俊如.游戏地图的虚与实[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47(12):2085-2095. 被引量:2
-
10朱敏.网络社会与人的存在方式[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3(4):19-2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40
-
1杨姝.有关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研究述略[J].文教资料,2005(21):23-24. 被引量:2
-
2荣建华.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5(14B):159-159.
-
3李亦农.论反恐情报的集成分析[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17(5):65-68. 被引量:5
-
4李双其.论信息引导侦查[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6):137-143. 被引量:25
-
5周甄武.虚拟实践:人类新的实践形式[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20(2):40-46. 被引量:30
-
6彭知辉.近十年公安情报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06,26(5):153-156. 被引量:8
-
7顾广梅.数字化技术平台上写作观念新论[J].东岳论丛,2007,28(4):102-104. 被引量:5
-
8周甄武.论人的虚拟性[J].东岳论丛,2007,28(5):141-145. 被引量:8
-
9李亦农.经济犯罪情报若干问题研究[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7,19(3):97-101. 被引量:6
-
10雷彬.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的思考及建议[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8(4):25-26. 被引量: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