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群体性事件中的官僚政治现象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群体性事件是当前人民内部矛盾日益尖锐的极端表现,同时也是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增强的体现。在几乎所有的群体性事件中,政府的官僚主义对事件产生了直接或者间接的推波助澜作用。以官僚政治为新视角,对群体性事件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有益于及时解决社会矛盾,有助于科学防范、化解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有利于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和转变,有裨于转型社会的良性发展。
作者
罗智凯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商情》
2014年第19期266-267,共2页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官僚政治
分类号
D631.4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陈敏斌.
浅析韦伯官僚制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启示[J]
.中外企业家,2011(4X):205-206.
被引量:1
2
项佐涛.
马克思对官僚政治的批判研究[J]
.科学社会主义,2012(3):27-31.
被引量:4
3
王亚南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72.
4
吴灿新.
官本位意识是和谐社会的宿敌[J]
.嘉应学院学报,2006,24(1):122-126.
被引量:2
5
杨根乔.
当前“官本位”对干部队伍的危害及治理[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6):162-165.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孙现印,张锋涛.
刍议韦伯的理性官僚制模型[J]
.科教文汇,2007(5):175-176.
被引量:3
2
吴镇聪.
“中国官僚制”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2):36-38.
被引量:4
3
龚书铎,杨共乐.
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官本位”、“钱本位”批判[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5):72-74.
被引量:4
4
吴灿新.
官本位意识是和谐社会的宿敌[J]
.嘉应学院学报,2006,24(1):122-126.
被引量:2
5
薛安泰.中国当代官本位问题探微[J].学习论坛,2001,(8).
被引量:4
6
(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H.GeorgeFrederickson)著,张成福等.公共行政的精神[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被引量:15
7
[捷]希克 著,蔡慧梅等 译.共产主义政权体系[M].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2
被引量:1
8
[德]马克思,著.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M]. 人民出版社, 1962
被引量:1
9
Pearsall,Judy.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2001
被引量:1
10
张康之.
韦伯对官僚制的理论确认[J]
.教学与研究,2001(6):27-32.
被引量:34
共引文献
12
1
杨根乔.
当前“官本位”对干部队伍的危害及治理[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6):162-165.
被引量:9
2
朱占奎.
影响地方政府执行力的观念文化探究[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4(3):68-69.
3
何旗,黄倩.
缺失与重塑:领导干部官德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31(5):11-14.
被引量:1
4
王春业.
从特别权力关系到劳动关系——行政公务员①全员聘任制改革的理论证成[J]
.学术论坛,2013,36(6):84-91.
被引量:8
5
曾立荣.
公共突发事件归因分析及防控策略——以湖南省为例[J]
.武陵学刊,2013,38(6):49-56.
6
徐志达.
中国梦阈境下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困境及破解之策[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16(3):90-95.
被引量:2
7
杨眉.
再论中国“公共领域”的机遇与挑战[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2):117-121.
8
王理万.
立法官僚化:理解中国立法过程的新视角[J]
.中国法律评论,2016(2):114-142.
被引量:56
9
徐亚文,涂罡.
国家治理视域下的中国环境法治困境[J]
.学术探索,2016(8):73-79.
被引量:1
10
赵谦,何佳杰.
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困境摆脱”[J]
.重庆社会科学,2017(4):18-25.
被引量:5
1
田映生,陈耿之.
创新执政理念 改进领导方式[J]
.理论视野,2003(5):31-33.
2
陈茉,张丽.
论服务行政与行政服务的联系[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1(11):76-76.
3
魏桂清.
警察角色定位与反思[J]
.管理观察,2009(14X):212-213.
被引量:2
4
林国新.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28(4):44-46.
5
李春华,于国松.
论经济转型中政府形象的重塑[J]
.行政论坛,1998,5(1):12-13.
6
杨建华.
浅议职务犯罪[J]
.商情,2014,0(50):297-297.
7
张军.
创新刑事审判 化解社会矛盾[J]
.法律适用,2011(2):3-5.
被引量:7
8
王俊梅.
我国职务犯罪及防治对策[J]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18(B06):64-68.
被引量:5
9
机会主义险些葬送中国革命和建设[J]
.党课,2010(3):21-22.
10
丁耀明.
转型期地方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3,25(5):64-66.
商情
2014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